首页>>诉讼指南>>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刑事裁判文书:司法结晶与社会公共产品,却存这些问题?

时间:2025-08-21 00:09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时或者审结后,会依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规,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对案件的实体和程序问题作出书面决定,这个决定具有法律效力。这种文书既是司法实践的成果,也是社会共享的资源,它沟通司法与社会,是体现法治理念的关键载体。撰写刑事判决书的过程,充分展现了审判人员的法律意识、专业水平、推理能力以及文字功底等。由此看来,刑事判决书的价值非常显著。然而,在审判活动中,由于个人想法和文书撰写方式、案件数量过多、案件本身难度较大等缘由,刑事判决书有时会出现诸如事实说明不够精确、不够完整,证据援引缺乏条理、缺少条理,论证不够深入、针对性不明确等状况,迫切需要能够系统指导撰写、交流心得的书籍。最新出版的《刑事裁判文书的写作方法》,由法律出版社发行,作者为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蔡智玉,该书深入研究了刑事裁判文书编写的思路与技巧,并辅以典型案例进行详尽阐释,为法学理论、法律规范及具体案件处理相结合开辟了途径,提供了方法,堪称指导刑事裁判文书撰写难得的参考著作。

从内容架构来看,本书全面严谨,层次分明。

第一部分标题为“刑事裁判文书事实部分的写作”,其核心内容围绕控辩双方的观点和依据、审理过程中确认的事实、证据的构成情况这三个方面展开,要求在撰写事实部分时,文书撰写者必须具备三种思维模式:首先是条理性思维,需要审判人员深入分析控辩方的陈述,仔细核查案件中的证据链条,确保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完全遵循逻辑规则。法官需要具备全局观念,裁判文书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前后内容紧密关联。三是培养虚静心态,要求审判人员针对控方和辩方陈述、案件事实认定、证据材料组织,不能带有成见,而是要基于对案卷的研读、对证据的整合、对控辩观点的提炼总结、合议庭成员间的意见交流,在审理过程中持续调整完善自身认知,公正客观地形成最终裁决和意见。这部分内容使读者明确意识到,撰写刑事裁判文书时,制作者需保持中立,准确完整地呈现控辩双方的观点及依据;需明白刑事裁判文书对审理查清事实的确认,应以犯罪构成要素为核心,同时考虑影响性质认定的各项因素;需清楚刑事裁判文书作为审判工作的产物,应从三个层面贯彻证据裁判原则的要求:即所有裁判文书确认的情况,都必须有相应证据支撑。其次,用于证实案件真相的依据都必须经过合法的审查程序,特别是双方存在分歧的依据,需要在判决书中阐明其获取方式和证据种类是否合规,信息是否客观真实,以及是否与案件背景相符。此外,判决书在列举依据时,应当分析现有依据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印证,以此构成能够支撑整个案件事实认定的依据网络,或是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依据链条。

第二部分关于“刑事裁判文书理由部分的写作”,从需要阐述的内容、采用的材料以及具体的阐述方式三个角度,详细说明了需要说明的目标、可以利用的依据以及应该采取的技巧。裁判文书中的理由阐述是审判过程的反映。阅读这部分内容后,人们可以明白,首先,在需要说明的目标这个方面,优秀的文书标准是既要有周到的覆盖面,又要有明确的指向性。整体性要求把涉及裁决的所有细节都讲透彻,证明裁决的依据充分可靠;专门性强调针对控方和辩方提出的观点及争议点,必须有的放矢地进行回应,无论是否认同,都要有充足的理由,让输赢清晰可见。此外,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辅助说理工作。借助法律准则、刑事策略、道德标准及生活常识进行论证,当成文法不存在时,能够借助符合现行法律理念的法学学说进行补充论证。杰出的审判文书,必定是法律理论、情感因素与事实依据的有机融合。最后,在阐述理由时,需注重精准性与适度性,详略适宜,清晰说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分歧以及作出最终裁决的缘由。

第三部分名为“常用刑事裁判文书样式及写作说明”,依据1999年4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样本),详细阐述了个人犯罪案件一审刑事判决书,单位犯罪案件一审刑事判决书,以及二审案件刑事判决书和裁定书的撰写格式,同时解释了各项内容,尤其针对《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样本)中“样式说明”部分未涵盖的内容,作者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第四部分涉及裁判文书制作的法律规范,内容涵盖当前所有相关法规,例如《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样本),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实施〈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若干问题〉的解答》,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的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另外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裁判文书引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再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裁判文书中如何表述修正前后刑法条文的批复》,这些资料方便读者查找和使用。

通读此书并加以研习,能体会到它具备三个显著特质,分别是注重实效,善于贯通,以及覆盖周全。

一位法官具备长达二十七年的刑事审判背景,其经验源自实践,且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这构成了本书最为突出的特色。作者列举了235个范例,这些范例多数源自最高人民法院评选公布的“百篇优秀裁判文书”第一届至第五届的文书,也有部分范例选自备受关注的刑事案件裁判文书,例如山东于欢案二审刑事判决书、广西百香果女孩被害案死刑复核刑事裁定书等,作者剖析了这些真实的裁判文书,逐项指导大家如何撰写逻辑严谨、论证有力的刑事法律文书。

第二点在于贯通,书写者把审判刑事案件时的决断方式,结合到文书撰写的技巧里。作者汇集了二十七年的司法经历,把法律中罪行的成立条件和需要承担的后果,诉讼过程中的双方地位平等以及未证实前视为清白的原则,还有证据查验和依据证据来判决的核心要点,都吸收进了文书写作过程,既指明了审判的脉络,又呈现了文书编写的诀窍。

第三点内容非常周全,作者不仅为司法人员,包括审判官、公诉人及刑事辩护律师,系统性地展示了从调查清楚案件事实到运用法律裁判的整个操作过程,而且详尽地归纳了针对各类纠纷、不同审判阶段在阐述理由时需要关注的关键事项。作者把整本书划分成六个方面,分别是理解控辩双方的观点和依据,建立证据的体系,查清案件的基本情况,明确分析说理的焦点,选择分析说理的素材,具体运用分析说理的技巧,详细说明了怎样写出一份优秀的刑事判决书,需要严格地核实事实,精确地展示证据,正确地运用法律,有说服力地进行论证,以及规范地呈现格式。作者还梳理了法律实践里常见的,诸如“正当防卫界限的模糊之处”“共犯角色认定的分歧”等十一个议题;针对判决说理环节的常见难点,比如“罪名确定的依据”“自首立功情节的运用”等六个方面,结合一审、二审、再审案件的特性,逐项进行阐释和指引。

《刑事裁判文书编写指南》是一本兼具实用价值、持久性和操作便捷性的刑事审判专业读物,相信无论是刑事法官,还是检察机关人员、刑事辩护律师,都能通过持续学习不断进步,从中获得帮助。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