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7月31日!无锡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公益诉讼无锡实践十周年新闻发布会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7月31日,无锡市人民检察院举办了一场以“高质量高效能处理每起案件,全力守护民众美好生活的检察公益诉讼无锡实践十周年”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此次活动邀请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以及新闻媒体代表等各界人士共同参与。
无锡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委会专职委员雷海亮对自2015年公益诉讼试点启动以来,无锡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领域的实践进展进行了详细汇报。
在过去十年间,无锡市检察机关全面执行中央、省、市委的决策安排以及上级检察机关的工作指示,大力加强法律监督职能,致力于保护国家及社会公共利益。两级检察院合计受理并处理了5498起公益诉讼案件,向相关部门提出了3709项检察建议,并依法提起诉讼285起。办案过程中,我们促使水域得到恢复、耕地和林地复垦超过2.08万亩,并推动清理了21.9万吨固体废物。同时,我们迫使污染企业和个人支付了超过5374万元的环境损害赔偿金和生态修复金;还促使回收了价值12.58亿余元的国有资产和专项资金;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公益诉讼中,起诉案件得到了法院超过1.7亿元的支持判决。
一、围绕中心大局,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依法审理案件并注重根本预防,坚守安全发展的基础,8起案件被选为省级或国家级的典型案例,相关工作经验得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推广。锡山区人民检察院积极响应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推动解决“西电东送”输电线路的安全隐患,其工作成果得到了代表的认可,并在《检察日报》的头条进行了报道。全力捍卫国家领土和财产,江阴市人民检察院与原市国土局共同签署了协作机制,创建了全省首个“国土执法与检察监督协作平台”。该平台借助“检审协作”机制,推动了对挂账的清理,成功追回政府应收款项、财政补贴以及税费等,总额超过1400万元。滨湖区人民检察院以检察建议的形式促使对薛福成墓及其坟堂屋进行修复,并与市检察院协作,向市政府提交了相关报告,进而推动了全市文物“两线”保护范围的公布。
二、坚持生态优先,服务美丽无锡建设
坚定承担起维护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职责,将工作重点放在长江、太湖、大运河等关键流域,推动区域间的合作治理。在无锡市美丽城市建设大会以及太湖治理工作的新一轮推进会议上,就检察机关的履职情况进行了交流与发言。全力构建长江生态安全的坚实防线,共处理了706起相关案件。守护太湖流域的系统整治工程,成功清理了超过12万吨的各类垃圾,并合规处理了4600多吨的危险废物,其中18起案件被评为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典型案例。同时,有力推动了千年运河的综合保护工作,对京杭大运河无锡段(江南段)长达208公里的航道及沿岸进行了全面巡查,督促清除了3.7万吨以上的垃圾,并整治了45个非法砂石码头。无锡市人民检察院与梁溪区人民检察院共同处理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针对运河河道内长期存在的船舶违规停靠问题进行督促整改,该事件受到了《检察日报》头版关注以及全国人大代表的认可,并成功入选了最高人民检察院评选的“十案示范”典型案例。
三、做实检察为民,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处理了653起食品药品安全案件,发起了78起民事公益诉讼,其中7起案件被评为省级或国家级的典型案例。市检察院对省消保委提起的针对假冒“星巴克”咖啡的民事公益诉讼案给予了支持,该案被最高检选为指导性案例。针对影响民众日常生活的噪声污染问题,已立案并处理了45起公益诉讼案件。梁溪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实施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专项活动,以此促使所辖的9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149个社区便民服务站实现了无障碍社会服务的全面覆盖。同时,该院加强了个人信息保护工作,针对服务场所强制收集消费者敏感信息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整治,推动了56处问题场所的整改,并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建议。
四、创新机制建设,提升检察履职效能
严格把控案件质量标准,强化高效能的指导方向,不断加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市检察院办理的4件自办案件中,有案件在全国高效能百案评选活动中,荣获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高度评价,被视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典型意义的优质案件。积极尝试公益损害的预防工作,构建了“预防为主、诉讼与预防相结合、治标与治本并重”的公益保护体系,这一做法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的认可。请市人大常委会议通过《关于强化公益损害预防措施的决定》,持续推动科技与法律监督相结合,成功构建了环保危废处理、国土出让等12个数据应用模型。锡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托最高人民检察院安排的“长江船舶污染治理专项工作”,所研发的数据模型在全国竞赛中荣获了最高奖项。
五、加强协作配合,凝聚公益保护合力
努力争取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全力支持,已连续三年向地方党委书记、人大主任、政府领导、政协主席、政法委书记、检察长等人提交“出题”请求,累计达144题,并推进了48项专项监督工作。同时,不断加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之间的衔接与转化,将25件建议和提案转化为案件进行办理,并将13件检察建议转化为建议或提案。此外,有一件案件被评为全省政协工作的优秀创新案例。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力量,与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机构共同签署相关规范性文件,汇聚了广泛的共识。推出了举报线索奖励制度,并发放了全国首例公益诉讼举报奖金。全市共有615名“益心为公”志愿者注册,他们共提交了553条线索,其中涉及的长江船舶污染治理专项案件,更是被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
点击图片左右滑动
在会议上,公布了《江苏省无锡市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白皮书(2015-2025)》,展示了检察公益诉讼在无锡的十年实践典型案例及事例。同时,江阴市人民检察院、滨湖区人民检察院、锡山区人民检察院也分别对其特色实践和创新举措进行了详细介绍。
严三媛,一位全国自强模范,同时也是江苏省盲人协会的副主席和无锡市盲人协会的主席,她作为“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的志愿者,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无锡检察部门如何协助打通了城市主干道至上下班门店间的“最后100米”盲道断头路,这段百米盲道如同连心桥,砖石之下彰显了真挚的情感。
记者们针对民生领域公益保护的焦点措施以及“益心为公”志愿者在检察机关履职的具体情况等议题,与检察官们、“益心为公”志愿者们展开了深入的问答对话。
全市检察机关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不断深入贯彻国家领导人的法治理念、生态文明理念以及文化理念,聚焦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遭受损害的问题,充分利用检察职权,高质量、高效能地处理每一宗案件,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作为奋斗的目标,不断推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能够体验到、真正受益的检察服务。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