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最高检发布10件刑事抗诉典型案例,聚焦证据审查与量刑适用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最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十起刑事抗诉的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刘某故意伤害二审抗诉案”。
这一系列案件类型多样,涉及普通案件的法律审查、重大案件的司法监督、职务行为的法纪追究以及经济领域的违法侦查等多个方面,既包括了检察机关对一审裁决进行复核的上诉案件,也包括了对既定判决进行复核的再审判决案件,同时还包括了展现检察机关主动承担法律监督责任,对可能损害司法公正的情况进行持续监督的上诉与再审判决案件。
这个通报公布的典型案例着重探讨了审判中核实证据和处理刑罚时遇到的难题。把证据认定的失误当作刑事控告的主要缘由之一。根据记录,二零二四年,全国各级法律监督机关提交的刑事控告案件总数达到六千五百三十起,其中大约有百分之三十五的案件是以判决中认定事实的证据不足、不够充分或者发现了新情况为由提出控告的。在这批公布的典型案例里,有四个案件是关于证据核实问题的。
这起案件涉及王某某爆炸二审抗诉,属于改判为有期徒刑五年的爆炸案件,此类案件因手段隐蔽且被告人未提供口供,给检察人员带来挑战,如何运用间接证据进行定案,对此类案件具有参考价值。办案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必须严格核查案件侦破环节是否真实合理,针对爆炸物品的流转渠道及其生产、设置、起爆环节,需要补充并加固相关证据链,同时参考现场遗留物品的检验分析结论等客观材料,逐步再现犯罪实施流程,并且要恰当采纳检验分析结论、专业证人陈述等辅助性材料进行案件处置。
审判结果精确且刑罚判定恰当,是司法公正的关键标志。刑罚显著失衡、定性偏差是提起刑事复核的主要缘由。根据消息,这组典型案例中,有六宗案件牵涉到刑罚裁定及法律运用方面的问题。
根据相关通报,涉及叶某某、李某某的枪支弹药案件在二审阶段接受检察部门申诉,该案核心是当事人因持有、交易枪支及自制气弹,虽初衷仅限于收藏与娱乐,却最终面临较严厉的司法裁决,经申诉程序,叶某某的刑期从十年调整为六年,李某某的刑期从六年调整为四年。此案具有突出示范作用,处理涉及气枪铅弹的案件时,必须全面权衡行为者的心理状态、实际举动以及造成的损害结果,不能只看涉案物品的多寡。以收藏或娱乐为目的,且行为人是初次或偶尔作案的,需考虑气枪铅弹的数量、用途,以及行为人的动机、一贯表现、是否有正当职业、违法所得、是否逃避调查等要素,全面判断案件的社会危害程度,在法律、情理和事实的协调中达成公正判决。若对判决结果明显过重,应依照法律程序提出抗诉。
最高检刑事检察厅相关人士透露,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刑事抗诉业务层面的指导,拟定刑事审判监督方面的规范,从而促进每一个刑事抗诉案件都能优质高效地审结。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