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案情回顾:严某自 2011 年入职某公司后遭开除引发仲裁诉讼?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案情回顾
严某从2011年开始在一家公司任职,先后在财务部门、投资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任职,后来成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2024年,这家公司因为严某在工作时间之外未经允许擅自拆解同事的电脑,对他展开调查。最终,公司以严某违反了《员工违规违纪行为处罚规定》的相关条款为由,决定解雇他。严某因此申请劳动仲裁和提起诉讼,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费用。
法院审理后确认,该企业的违规处理措施明确,若造成重大影响,将予以降职直至解雇。审理期间,该公司表示,对严某实施解雇的主要理由是,严某擅自拆解他人电脑,该拆解行为即为泄密行为,可能直接引发客户资料外泄的隐患。该公司提交了录像资料,三次询问严某的记录,同事交流的记录,以及《初步调查报告》,报告内容提到“没有查到严某与其他同事电脑硬盘之间有资料复制的情况”,初步判断“没有发现严某向外部机构或个人提供资料,也没有对外泄露公司商业机密的行为”。
法院判决
解除工作关系需基于充分明确的理由和规定,包括事先约定或法律条款。公司内部没有明确说明仅拆除个人电脑就能触发最严厉的纪律处分。根据该组织提交的《初步调查报告》内容显示,目前尚未确认严某有复制同事硬盘资料或泄露公司机密的行为。
公司未获确凿依据证实严某有泄露信息且导致重大影响的行为,却决定解雇他,此举违反了劳动法规,构成违法解除关系。据此,法庭依照法律裁决,公司需向严某赔偿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总额达四十余万元。
此事既维护了员工单方利益,又有助于借助具体事例促成制度健全,调整劳资互动模式,营造公正的职场氛围,从而达成“维护员工权益”与“推动公司进步”的两种目标相协调的局面。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六条 劳动纠纷出现时,提出主张的一方需要负责拿出证明材料,有关纠纷的证据如果被雇主掌握,雇主有义务提交,倘若不提交,就要承担不利的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依据员工在机构任职时长,每届满一年发放等同于一个月薪的报酬。若服务期跨越半年至一年,则视作满一年处理;若不足半年,则按半个月薪标准给予补偿。
第八十七条 如果公司不按法律要求辞退或结束员工的工作关系,需要按照法律第四十七条规定的补偿标准,支付双倍的钱给员工作为补偿。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