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3月17日石家庄市检察院召开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新闻发布会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3月17日,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举办了“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主题的专项监督新闻通报会。在会议中,记者得知,自2023年3月起,河北省检察机关启动了“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活动。石家庄市检察机关集中力量,针对环境资源保护和食品药品安全这两个关键领域,进行了深入的专项监督工作。在此期间,共办理了1545起公益诉讼案件,通过公益诉讼的方式,有效维护了石家庄的美丽形象,为全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
我市检察机关在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方面,秉持“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治理”三位一体的办案思路,共办理了1128起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这些案件促使治理了1810亩被污染、损毁或占用的林地、耕地,114处被污染水源地的恢复治理,79公里河道及其周边污染和非法占用情况的清理,525亩被污染水域的整治,62家非法排污企业的关停或整治,376亩被污染土壤的保护,以及4.8万吨各类生活垃圾的清除处理,以及18.5万吨生产类固体废物的回收和清理。
为了实现上下游、两岸的协同治理,提升跨区域的协作效率,市检察院颁布了《关于推动检察公益诉讼助力石家庄滹沱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指导意见》,统一了司法标准,并处理了涉及太行山生态保护案件124起,以及滹沱河流域综合整治案件65起。山西省阳泉、忻州检察机关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滹沱河流域、太行山(石家庄、阳泉、忻州段)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协作工作机制的意见》,并主导召开了跨区域协作联席会议。在此过程中,我们与外地检察机关联合进行了实地勘查、会商研讨以及案件线索的移交,从而有效拓宽了协作的共识范围。
探索构建司法修复生态环境的新模式,通过恢复性司法手段促进实质性的生态修复,共处理了98起涉及生态环境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成功追回生态修复资金达3.1亿元,以最严格的法治手段打造了生态保护的“检察防线”。
通过专项监督推动社会治理,精心布局环境资源保护的整体战略。我市检察机关累计发出748份检察建议,发起32起行政公益诉讼,高达95.7%的公益损害问题在诉讼前已得到妥善处理。
我市检察机关致力于保障民众饮食安全,针对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重大问题,办理了281起食药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依据不同区域的特色,全市组织实施了包括“守护百姓‘菜篮子’工程”、“畜禽肉品私屠乱宰整治”、“猪三腺专项治理行动”、“违规近视诊疗行为整治”以及“餐饮业后厨卫生整治”在内的12项系列小专项活动。提升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力度,特别是针对养老院的饮食和用药安全,已立案调查13起事件。同时,对新兴业态领域实施严格监督,针对网络营销、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中的食药问题,已处理案件20起,以保障民众在网络消费中的安全。
此外,全市检察机关构建了以“智能化”为动力的全新工作模式,借助公益诉讼检察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共搜集到2988条线索,据此立案调查887起案件,最终成功办结的比例达到了29.7%。(记者 戴丽丽)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