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非法证据的法律定义、核心特征及具体表现有哪些?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非法证据,系指那些违背法律程序、手段,或损害公民基本权利而获取的证明材料。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应司法解释,此类证据的显著特点是其获取途径的违法性,具体可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并对应相应的法律后果:
一、法律定义与核心特征
非法证据的认定依据是取证过程是否违背了法定程序或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比如,通过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取得的口供或证词,还有那些虽违反程序但无法纠正的物证,都被视为非法证据。这些证据的关键特点有:
非法行为:取证过程中采用的程序或手段直接违背了《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例如未依照规定出示搜查令而进行搜查活动。
侵权行为: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可能对公民的人身权、隐私权等基本权利造成侵犯,例如,通过长时间的饥饿、疲劳审讯等手段,迫使嫌疑人做出供述。
尽管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然而这些证据与案件的具体情况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联系;若非如此,便不会出现需要排除的情况。
二、具体类型与排除规则
(一)非法言词证据
供述必须合法,严禁通过刑讯逼供手段,比如殴打、非法使用戒具万江律师,或者变相肉刑,如长时间剥夺睡眠等,以及威胁手段,例如以严重损害嫌疑人或其亲属权益为要挟,来获取。比如,若侦查人员以“不认罪便逮捕你儿子”进行威胁而得到的供述,不论其内容是否属实,都应予以排除。
证言材料若系通过施加暴力、施加威胁或采取非法手段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例如非法拘禁)等不正当途径获取,包括证人提供的证词和被害人所作的陈述,均应予以坚决排除。
若初次陈述是基于刑讯逼供所得,那么在相同侦查人员继续审讯的情况下,后续做出的类似陈述通常应当被排除,除非讯问人员更换且嫌疑人被告知其权利后,自愿进行供述。
(二)非法实物证据
物证、书证若存在以下情形,可能被认定为非法证据:
程序存在违法行为:该程序在收集信息时,未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搜查和扣押,同时也没有补办必要的法律手续。
司法公正受到极大影响:程序违规可能引发对证据真实性的质疑,或对司法的公信力造成损害,比如重要物证缺乏相应的记录,且其来源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侦查机关无法通过增加证据或给出合理的解释来消除程序违法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比如,如果对于未记录扣押时间的物证无法提供额外的证据支持,那么该物证很可能会被排除在外。
(三)其他特殊情形
电子数据,诸如黑客非法获取的对话记录、未经许可擅自安装窃听设备所取得的音频资料等,因其涉及侵犯个人隐私或数据安全,均被视为非法取得的证据。
毒树之果,即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口供所引发的实物证据,例如依据刑讯逼供所获得的线索寻找到的凶器,这类证据在原则上不应被排除,然而,在具体案件中,还需综合考量其是否会对司法公正造成重大影响。
瑕疵证据表明,在取证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例如,询问笔录上缺少侦查人员的签字)。只要这些问题能够通过适当的修正(比如补充签字)或合理的解释来消除其不良影响,那么这些证据就不算非法,可以继续被采纳。
三、法律依据与排除程序
《刑事诉讼法》第56条明确指出,任何非法获取的言词证据均应被排除,而对于非法获取的实物证据,若能进行有效补正或给出合理的解释,仍有可能被法院所接受。
举证责任归属公诉机关,其负责证实证据的合法性。若法庭对证据获取的合法性产生疑问,公诉人必须出示讯问录音录像、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等材料以供核实;若无法提供充分证明,相关证据应当被剔除。
在侦查、审查起诉或审判的任何阶段,非法获取的证据都有可能被依法剔除。在法院审理过程中,当事人或检察院若发现存在非法证据,有权提出排除申请。比如,若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察觉到证据非法,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将其排除,且不得将其作为起诉的依据。
证明要求:控方必须确保所取证据的合法性,其程度需达到“无可置疑”的标准;若证明不足或存在疑点,相关证据则应予以剔除。
四、实践要点与典型案例
程序合法性核实:法庭能够通过检查审讯录音录像、询问笔录、体检结果等相关文件,来评估证据收集的合规性。比如,若检察机关未能出示按规定应录制的审讯录像,这可能会使得供词被认定为无效。
辩护方可以借助与嫌疑人的会面来发现非法收集的证据线索(例如嫌疑人身上的伤痕),并可以提出调取相关录音录像资料或请求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以此来对证据的合法性提出质疑。
在处理涉及国家利益、恐怖主义活动等重大案件时,若非法获取的实物证据对于揭露真相极为关键,且没有其他可替代的证据,法官有权决定是否将其排除。
五、总结
非法证据的排除机制,其目的是通过削弱非法取证的法律效力,进而促使侦查活动向规范化转变,并在这一过程中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操作,严谨地区分非法证据、瑕疵证据以及合法证据之间的差异,并且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查。对于涉案人员来说,迅速提供非法取证的相关信息,包括涉嫌刑讯的具体时间与地点,对于启动排除程序至关重要;而对于司法机关而言,需要在惩治犯罪与维护人权之间寻求平衡,确保案件的处理既符合实质公正,又体现出程序的正当性。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