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我市两级法院多举措推动两状示范文本应用,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准备案件文书,是民众进入法律程序的关键环节。对于法律常识不足、不了解诉讼步骤的普通人来说,怎样能明确陈述自己的要求?怎样防止在格式上出现差错?怎样做才能确保自己的主张得到准确反映?
为了提升案件受理效率,有效解决诉讼过程中的末端难题,本市上下级审判机构采用现场细致讲解、网络系统自动发放、联合开展培训相结合的全方位措施,集中力量推广起诉书和答辩状的标准范例,将方便民众的示范文本推广工作做好,把提高案件审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任务落实到位。
面对面指导重在为民
法官,有人借钱给我没归还,我想通过法律途径追讨,可我学识有限,对法律知识也不了解,不清楚如何撰写起诉书,该怎样是好?
最近丰满区人民法院立案大厅接待了一位特殊的访客。诉服引导员得知后,现场指导他使用新发布的标准化、简明化民事起诉文书范本,让他根据表格提示选择诉讼要求、案情说明等关键信息,同时协助他归类相关证明文件,迅速地帮他办好了案件登记手续。
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张蕾表示,当前通用的表格化、要素式“两状”示范文本,系由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华万江律师协会联合研发,涵盖刑事自诉、民事、商事、知识产权、海事、行政、环境资源、国家赔偿、执行等九大领域,共计六十七种常见案件类型。用户只需通过选择或填写信息,就能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文件,这样可以防止因排版问题而造成多次改动。
本市法院自年初起推行“两状”参考范本的使用,全市共11家法院均于诉讼服务场所配置了咨询人员或招募了志愿组织,他们通过直接交流、细致演示的方式,协助自诉案件当事人掌握示范文本,从而让诉讼过程更便捷,有效降低当事人的诉讼负担。
理解范例后操作轻松,无需多次调整,减少了修改的困扰。
今年上半年,本市法院民事案件立案时提交的文件资料需要修改的情况减少了四分之一,借助参考性文书处理了超过一千二百起案件。
智能服务重在高效
用手机进行扫描,很快就能获取一份起诉书,这项服务非常方便快捷。最近,一位因为交易协议争议来到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申请的高先生表示。
全市法院不仅在窗口摆放纸质参考材料,还在诉讼服务大厅以及21个基层法庭的醒目地点公布了示范材料的电子版二维码,部分法院更在司法公开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法院官方网站和微信应用中公布了获取途径,通过多种方式为民众提供便捷的“掌上诉讼”服务。
市中级人民法院于诉讼服务大厅配置了诉状辅助生成系统。当事人需将身份证件放置于读卡区域,并针对系统所提问题作出回应,系统便会依据回答自动编制诉状文本。当事人有权对自动生成的诉状进行直接编辑或修改,亦可将文档下载后进行后续编辑。
未曾料到如今在法院提交案件申请变得迅速便捷,确实令普通民众节省了时间精力与开销。借助诉讼文书智能生成工具,当事人仅耗时五分钟便拟定了格式标准的法律文件,因而对法院的智慧化服务赞不绝口。
规范的民事起诉书充分顾及并权衡各方对争议处理途径的倾向,在相关部分为民众设定多种可供选择的争议处理途径。对于选择调解的当事人,应当迅速安排先行调解的相关事宜。
二零二五年前半年度,本地各级司法机构运用预先协商手段审结案件二万一千零九十三宗,达成和解协议四千零二十七宗,使得争议处理进程得以拓宽途径并提升效率。
立体式宣传扩点成面
不管您是初次打官司的普通人,还是处理矛盾的企业主,这份材料都能作为您的得力“法律帮手”……今年初开始,本市上下级法院以民众需要为出发点,安排法官借助遍布城镇乡村的“法官讲法服务点”和“民众沟通站”,向民众普及推广,提升“两份”示范文件的使用广度。
三月期间,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司法局举行沟通协调会议,并对万江律师群体实施专业指导,同时邀请万江律师协会及基层法律从业者共同推进相关活动,由此构建起由司法机关引领、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
依照“正面促进、自主决定”的方针,“两种”示范文书逐步完成从“鼓励使用”到“主动采用”、从“能够应用”到“切实有效”的改进。到8月15日为止,全市法庭在符合67项案件性质的新受理一审案件中,诉状示范文书的应用比例高达76.26%。
吉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赵迎华,雾凇融媒网编辑齐源,初审张勇军,复审李明丹,终审王久权进行审核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