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诉讼指南>>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权利人请求及义务人同意对诉讼时效中断的影响,方式有哪些?

时间:2025-08-22 00:08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要求,希望对方履行相应责任,这是在诉讼之外的一种表达。权利人做出这样的要求,能够终止原本不行使权利的状况,同时也会导致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法律上没有具体规定请求必须采用何种形式,只要能够达到请求的目的,无论是通过口头沟通还是书面文件,都可以被视为有效的请求方式。请求的目标对象,除了责任承担者,权利归属方要是向担保主债权的担保方、债务执行者的受托人以及资产监管者表达诉求的,同样能够产生请求的相应作用。

同意表示是义务人向权利人表达愿意承担责任的意愿。这种同意,也意味着对权利人权益的确认,因此会产生与请求权相同的时效中断作用。法律并未规定同意必须采取特定形式,无论是通过言语还是文字,或者直接说明还是间接暗示,都可以成立。此外,即使义务人同意的目的是为了中断时效,这种效果依然有效。原则上,表示同意的人应是义务人本人,义务人的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做出同意,同样会产生同意的后果,但是保证人等表示愿意履行义务的意愿,对主债务人不产生同意的后果。同意的相对方,原则上也是权利人或权利人的代理人,如果对第三方表示同意,不会产生同意的后果。

提起法律程序或寻求仲裁裁决,意味着权利方启动民事法律程序或申请仲裁机构,要求审判机关或仲裁机构维护自身权益的动作。采取法律行动,是权利方行使权益最坚决的体现,因此开始诉讼的时刻就是时效中止的起点。权利方若使用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等法律文件,向法院申请实施执行程序,同样会产生与提起诉讼相同的时效中止作用。但是,权利人于起诉之后又撤回起诉的,其起诉行为是否能够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呢?法律对此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普遍的观点认为,起诉行为已经体现了权利人行使其权利的意图,即使之后撤诉,也仅是放弃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的选择,其内含的请求之意并没有因为撤回起诉而消失东莞万江律师,因此应当看作是与提出请求相同,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

诉讼时效中止通常表示先前经过的时效期间失去效力,并且需要重新开始计算时效的法律程序和应对措施,时效中止通常以当事人同意履行责任作为时间点,在法律价值和效果上重新开始计算,依据当事人的法律意向和意思表达以及诉讼等法律手段。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