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诉讼指南>>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2022 年合同纠纷案例回顾,合同类纠纷管辖权咋确定?

时间:2025-08-18 12:04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案情回顾

原告与被告在2022年5月12日订立了《买卖合同》,被告向原告采购货物,合同生效后,原告依照约定于2023年10月16日之前履行了交货义务,但被告未能按期支付款项,因此原告将案件提交至横山法院审理,审理期间承办法官察觉,被告的居住地以及合同履行地点均不属于该法院管辖范围,于是裁定将案件移送给双方约定的管辖法院。

那么合同类纠纷案件如何确定管辖权

一、法律依据

依照《民诉法》以及最高法院的《关于适用的解释》中的相关条款,合同争议的管辖权确定遵循以下主要原则,首先,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案件受理的法院,其次,若无约定或约定无效,则依据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再者,对于特定类型的合同,如买卖、运输、服务等,还需结合合同性质和标的物所在地等因素综合判断管辖法院的选择,最后,在涉外合同纠纷中,还需考虑国际条约和司法协助的相关规定。

选择处理纠纷的司法机构需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认,可依据争议实际关联性确定,例如依据被告所在地、契约执行地或契约缔结地等,但此选择须符合司法层级和专属管辖的相关规定。

法律审判地域确定:如果没有事先商定,或者商定的条款无效,那么案件将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或者合同实际履行地的法院来审理。

二、管辖权确定的核心步骤

1.审查合同约定条款

如果合同里头有管用的司法选择条款,比如说明确写了“纠纷交由XX法院处理”,那么一般来讲,就按照这个约定的法院来走。

-例外情形:

约定的司法处理权越出了法规准许的界限,例如,双方商定由一个与其事务毫无关联的审判机构进行裁决;

-格式条款未采取合理方式提示说明(可能被认定无效)。

2.未约定管辖时,适用法定管辖

审理案件法院的选择,对于自然人而言,依据其户口登记地或者长期居住的地点确定;对于企业组织,则参照其核心运营场所或者官方登记的地址来判定。

-合同履行地法院:需结合合同性质及履行情况确定:

-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网络买卖争议,按照买方居住地或者货物接收地点确定契约执行地点,这是依据《民诉法解释》第20条规定的。

3.特殊情形处理

在涉及多个被告的情况下,如果这些被告的居住地分布在不同的行政区域,那么每一个被告居住地的法院都有权审理此案。

合同没有真正执行过,如果双方居住的地方都不在约定的执行地点,那么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来处理。

处理不动产相关的合同争议,应当由该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专门审理,这种管辖权具有优先性。

三、实务注意事项

被告有权利在回应期限之内表示不认可法院的审理资格,如果审判机构经过核实后觉得被告的说法站得住脚,就会作出决定把案件交给真正有审理权限的审判机关来处理。

证明合同履行地点的归属,需要提交合同文件、执行证明材料,包括货物交接单据和资金往来记录等文件。

涉及国际的契约,当事人能够商定将实际关联的海外司法机构作为审判地点,不过这个约定不可以违背我国特有的司法权规定。

四、总结与建议

确定合同争议处理地点要全面权衡协议内容、法律规定以及具体案情细节。例如在审理此类案件时,若受理法院不具备审理资格,需将案件转交其他法院。因此当事人提起诉讼前,必须向属地法院的立案部门核实,该法院是否受理此类案件,以免因管辖权问题导致案件被转移,给自己带来诉讼方面的麻烦。

文字:贺霞霞(民事庭)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