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人民调解协议能否撤销?从法律依据、情形等多方面分析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人民调解协议能否被法庭裁定废除,要依据《民法典》《人民调解法》以及相关法律解释来全面评估。关键点是:若调解协议出现法律规定的可撤销情形,当事人便有权依照法律程序申请法庭废除。接下来东莞万江律师,将从法律基础、废除条件、程序规范和实践注意事项四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一、法律依据: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与撤销基础
(1)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依照《人民调解法》第31条之规定,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协商形成的调解协议,具备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相关各方需恪守协议内容。此类协议的实质是当事人自主协商达成的民事契约,其效力受《民法典》合同章节的规范约束。
(2)撤销的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47至151条列明了民事法律行为可被撤销的情形,包括重大误解、欺诈、胁迫和显失公平等情形,人民调解协议既然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倘若存在前述情形,当事人便能够依据《民法典》向法院申请撤销。
二、人民调解协议可撤销的法定情形
达成和解的文书可以取消的情况和一般私约相同,必须符合以下任意一项条件,具体规定见《民法典》第147-151条:
(1)重大误解
当事人因为对调解协议的条款、可能承担的责任等存在重大误解(例如,以为协议仅限于部分欠款,其实涉及全部欠款),因而并非出于本意签署了该协议。
示例:
(2)欺诈
有人用告知假信息或掩盖真信息的方法,让另一个人在不真实意愿下签署文件,这种做法属于欺诈行为,当事人因此订立的合同无效,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种行为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
示例:
(3)胁迫
某方利用实际或潜在的风险,诸如暴力威胁、声誉受损、财产损失等,迫使另一方签署文件。
示例:
(4)显失公平
协议条款中责任与权益分配极不均衡,某方趁着另一方遭遇困境、决策能力不足等状况,致使双方利益出现巨大偏差。
示例:
三、撤销程序:提起诉讼的条件与步骤(1)起诉主体
只有协议的签约双方才有资格提起取消诉讼,其他的旁观者不可以提出相关要求(依据《民法典》第152条)。
(2)管辖法院
案件受理地点可以是协商解决合同执行地点,或者是被告居住地法院(《民事诉讼法》第24条)。
(3)起诉期限
撤销权需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民法典》第152条):
(4)举证责任
原告需对以下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四、实务要点:撤销后的法律后果(1)协议自始无效
审判机构裁定取消和解契约之后,该契约从一开始就不具备法律作用,当事人双方要就原有争议再行解决(例如使原状复原、补偿所受损失)。
(2)已履行部分的处理
如果调解条款已经部分执行,一旦决定取消,就必须依据实际执行的状况退还物品或者补偿损失。
(3)与原纠纷的关系
终止调解契约之后,涉及者能够就先前争议(例如身体伤害补偿、契约争议)向审判机关提出案件,要求权益(《人民调解法》第33条第3款)。
五、特殊情形:经法院确认的调解协议能否撤销?
依照《人民调解法》第33条之规定,经由法院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具备强制履行效力,不过并非完全无法撤回:
总结
可以请求法院宣告调解协议无效,不过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宣告情形,包括存在重大认识偏差、欺骗行为、强迫手段或明显不公平的情况,并且要在规定的时效内提出申请。一旦协议被宣告无效,从一开始就不具有法律效力万江律师,双方要依照原先的争议事实解决纠纷。实际操作中,必须着重收集相关材料,同时留意时间限制。
法律依据总结: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