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国际调解院在香港举行公约签署仪式,它调解啥?优势在哪?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昨日,全球见证了我国主导推出的一个全新的国际“法治”类公共产品——国际调解院。该机构是全球范围内首个专注于通过调解手段来处理国际争端的政府间法律机构。
该机构位于香港,是一座崭新的建筑。在今日,这里举办了国际调解院公约的签署活动。来自33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了该公约,从而成为国际调解院的创始成员国。同时,还有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层代表莅临现场,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国际调解院调解什么?有何优势?
国际调解院主要处理哪些调解事务?概括而言,它依据相关方的一致同意,负责解决国家之间的、国家与外国投资者之间的,以及国际商业纠纷。
与更具对抗性的诉讼、仲裁等手段相比,这种机制有哪些显著优势?它与国际上现行的争端解决体系之间,又存在哪些差异之处?
调解作为国际争端解决方式 适用范围广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卢杰锋指出,调解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涵盖众多方面:
这类争端主要涉及国家间的分歧,例如关于领土主权、国家安全、生态保护以及人道主义等方面的国际法相关争议。
国家与外国投资者之间的纠纷属于第二种类型。这类争议通常会选择通过投资仲裁途径解决,然而调解方式则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且经济实惠的替代方案。
第三种争议类型涉及的是传统意义上的私人实体间的国际商业争端,此类纠纷可能源于企业或个人在跨国贸易、服务提供、技术授权以及股权投资等方面所签订的合同所引发的民商事争议。
第四种争端是新兴领域所产生,诸如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应用以及数字贸易等领域的分歧。
非对抗性 程序灵活 成本低 高效率
相较于诉讼与仲裁,调解过程强调非对抗性,更倾向于通过友好协商来达成一致意见,而不是仅仅依据合同、条约或法律来界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这种方式更适宜于追求长期的利益。
其次,调解的费用较低,并且处理速度较快。调解的过程并不那么繁琐,它在法律适用和程序规则上更为灵活。它能根据实际情况和双方当事人的具体需求进行相应调整,从而提供更为贴合实际的解决方案。
最终,为了确保执行的可靠性,国际调解院推行了调解成果的登记与存档体系。此体系下的协议,在签约国境内可便捷执行,既保留了调解的自主选择性质,又确保了调解效果的迅速实现。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克服传统争议解决途径中执行不易的难题。
多国代表:期待国际调解院发挥重要作用
国际调解院未来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各国代表亦分享了他们的观点。普遍看法是,该调解院将有力地化解国际间的纷争,且对通过协作达成双方互惠互利抱有期待。
津巴布韦外交与国际贸易部长穆尔维拉表示,国际调解院公约的核心宗旨是寻求和平解决争端。在处理任何形式的国际纠纷时,战争均非可行之道,和平调解才是正确的选择。这一立场不仅适用于津巴布韦,同样适用于所有国家。我坚信未来将有更多国度从这一文明体制中获益,这得益于我们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这些利益包括对公正、和平与发展的追求,以及对每个国家无论规模大小都应拥有的独立与尊严的认同。
塞尔维亚司法部长武伊奇表示,塞尔维亚坚定地站在中国方案一边,基于对中国处理冲突能力的充分信任。在国际贸易往来及海外投资领域,矛盾和争议频发,故而构建国际调解机构等争端解决机制显得尤为关键。
斯里兰卡工业与企业发展的部长汉杜内提表示,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我们向本次盛会及所有议程致以热烈的祝贺。目前,我们这类发展中国家,涵盖了非洲、印度洋以及南亚区域的国家,在未来国际互动中实现互惠互利的目标显得尤为关键,正因如此,我们坚定地支持这一理念。
新闻链接:国际调解院筹建历程
自三年前起,我国便携手约二十个理念相近的国家,共同发起设立国际调解机构的倡议。欲深入了解该机构的筹备背景,请继续查看下方内容。
在2022年,我国与持有相似立场的国家共同签署了《关于创建国际调解机构的联合声明》,此举标志着国际调解院的建设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2023年2月,香港特区迎来了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的设立万江律师,该机构随即着手进行《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的谈判工作。
在2024年的10月份,中国与包括18个在内的多个国家顺利结束了《公约》的协商过程,成功搭建了国际调解院的组织框架,明确了其受理案件的范围、调解的具体流程,以及各缔约国的权利与义务等关键规则,同时决定将国际调解院的总部设立于香港。
此后,各参与方一致同意于2025年5月在香港举行《公约》的签字典礼。依照《公约》中的规定,一旦有三个或以上的签约国按照各自国家的法律程序对《公约》予以批准,国际调解院便将正式成立,并预计在2026年年初开始营业运作。
发起建立国际调解院 为什么是中国?
中国为何能成功发起,并与众多国家携手共同倡导设立国际调解机构?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调解争端,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以2023年为例,我国成功促成了沙特与伊朗达成历史性的和解,这一成就成为国际调解的典范。不仅中沙伊三国签署了《北京协议》,沙特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后,中东地区也迎来了和解的浪潮。
例如,在2024年,巴勒斯坦各政治派别在北京开展了和解对话,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来自巴勒斯坦的14个政治团体汇聚于北京,共同达成共识,一致同意终结长达17年的分裂状态,并决定组建一个临时的民族和解政府。
这样的成就,中国智慧贡献巨大。那么,如何将这种智慧应用于国际调解领域呢?国际调解院的成立,正是得益于中国以及众多亚非拉国家的支持,这一现象又映射出全球治理格局发生了何种转变?
凸显全球南方合力塑造国际秩序改革方向
崔洪建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的专家,指出由中国牵头建立国际调解机构,这表明我国有意针对国际局势及国际关系的演变,贡献出更多的中国智慧。此举亦意味着我国能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进而实现高效合作。
自中方提议设立国际调解机构以来,迅速获得了众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这一事实本身反映出,在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秩序框架下,非西方国家倾向于借助调解手段来化解争端,缩小分歧。
西方国家基于自身的法律传统以及国际交往的实践经验,长期以来一直自诩为国际法的代表。在现行的国际法律体系中,尤其是在处理国际事务的过程中,诸多被粉饰或包装成法律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原则屡见不鲜。
崔洪建表示,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南方阵营的典型代表,更倾向于与众多发展中国家携手合作,共同为解决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种种复杂矛盾贡献出更多优质的思想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探索。
我坚信国际调解法院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而且在未来还将对一些发达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国际社会本就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若能在坚持法治的前提下,将法治的精神与原则以调解的形式加以推广,这无疑将对缓解当前国际关系的紧张态势,以及解决各国在经贸往来、地缘政治、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分歧,起到极大的推动与辅助作用。
国际调解院为何选址香港?
国际调解院的选址也很有意味。为什么要设在香港呢?
崔洪建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的专家,指出国际调解院选择香港作为总部所在地,这一决定有着充分的理由,且合乎情理。
香港,作为国际自由港,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不仅是贸易的重要中心,而且在司法领域亦有其独到之处。香港不仅融合了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特点,同时,作为自由港,它还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判例。此举有助于国际调解院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效能,同时充分利用香港所拥有的地理优势,以及其在法律领域所积累的丰富资源,实现两者相互促进的效果。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