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贪腐案罪犯家属拒缴罚金,坐牢不交钱到底还能不能减刑?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近期,某地一宗贪污腐败案件判决结果正式确定,然而涉案者亲属却驾驶豪华车辆、居住在豪华别墅之中,却对缴纳百万罚金的要求置若罔闻。面对此情况,监狱方面提出减刑申请万江律师,却遭到了法院的明确拒绝。
这事把“坐牢不交钱到底能不能减刑”的话题炸上热搜。
老赖想靠坐几年牢就金蝉脱壳?
门儿都没有!
从判决书的内容可以看出,目前司法机关已将财产刑的执行与减刑假释制度紧密相连。
王某经营着一家超市,被判了五年的刑期。在服刑期间,他账户上的钱一旦到账,便立刻被迅速消费一空。监控显示,他的月消费金额是其他囚犯的三倍之多。如此明显的装穷行为,直接导致了他失去了减刑的资格。
李某因涉及诈骗而被判入狱,其家中老旧房屋被强制拍卖,确实无力筹集资金。即便在去年疫情期间,他凭借社区开具的困难证明,最终还是按规定完成了减刑。
明眼人都懂,最高法这两年重点整治“坐牢不抵债”的漏洞。
去年公布的一项数据颇为引人关注:在全国范围内,因被执行人未履行财产刑而导致的减刑申请被驳回的比例上升了18个百分点,尤其是那些将赃款转移、在狱中享受奢华生活的案例,几乎无一例外地遭到了严格的驳回。
有一个典型的案例,该P2P平台的负责人将2.3亿资金转移至员工亲属的账户中,即便在服刑期间,他仍秘密以他人名义购置了高档香烟。而他提交的减刑申请材料,在递交的当天便被执行法官迅速识破。
但也不是没有争议点。
那个涉及农民工讨薪并误伤他人的案件,村子的村委会出具了证明,指出他家仅有三间土屋,然而执行局在调查时发现了他微信上的工地款项到账记录,关于他是否真的“无能力履行”的争议,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最终依照新规定,若非有意进行资产转移,账户内资金低于五千元的,可适当放宽处理。
说到底,法律要堵的是真老赖,不是真穷人。
即便狱中表现优异,账户里却总是丰盛的佳肴,可转眼间又哭穷称无力缴纳罚金,这谁会当真呢?
那些不惜一切代价将家产赔个精光的,即便目前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但他们的诚意至少是显而易见的。
在提交减刑申请时,务必附带半年的消费记录,那些企图在狱中过奢华生活的想法,基本上已经将自己推向了绝路。
早该这么干了!
那些人狱中享受着丰盛的美食,而受害者的家人却在门外艰难地以粗粮为食,凭什么要给他们减刑呢?
不过基层执行尺度得统一,别搞成“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那些真正家徒四壁的,该减还得减,不能一棍子打死。
关键要看是真穷还是装穷,演技再好也逃不过大数据筛查。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