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诉讼指南>>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行政诉讼:解决官民纠纷的重要途径,这些核心要点要知道

时间:2025-08-05 00:21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若觉得行政机关或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采取的具体行政措施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他们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此过程中,人民法院将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最终作出裁决。这种诉讼活动是处理“官民矛盾”的关键法律手段,同时,它也是我国诉讼体系中的三大诉讼制度(民事、刑事、行政)之一。

一、核心要点解析参与主体

原告

行政行为的受影响方,包括但不限于遭受处罚的企业、遭受强制拆除房屋的居民等,以及那些与行政行为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个人、企业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例如,其相邻权益受到影响的业主)。

被告

实施具体行政措施的政府部门或被法律法规授权的机构,例如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等,它们在“民告官”这一法律术语中,扮演着“官”的角色。

诉讼目的

主要目的是对违法行为或不恰当的行政举措进行纠正,以维护公民、法人等群体的合法权益;并且,借助司法手段的监督作用,促使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行使职权,实现“监督行政”的目标。

审查对象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特别关注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包括是否在法律规定的权限、程序和内容等方面)。在特定情形下,法院还会对那些明显不合理的行政行为(例如过重的处罚)进行合理性评估。

举证责任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在举证责任分配上存在差异,民事诉讼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而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必须对其所采取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证明,这包括提供实施该行政行为的证据以及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相对而言,原告只需证明自己与该行政行为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

法律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年的修订版本,同时参照相关的司法解释内容,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的具体规定。

二、常见可诉的行政行为

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可以针对以下列举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该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三、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的区别

处理个人或企业等平等主体间的民事争议东莞万江律师,涉及合同纠纷、侵权行为等。

解决犯罪与刑罚问题,由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公诉;

解决“官民”间的行政争议,核心是监督行政权、保护私权利。

简而言之,行政诉讼作为一种法律手段,是公民与组织用以抵制行政权力不当行使的工具,它借助司法渠道来捍卫各自的合法权益,并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