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诉讼指南>>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2025年上半年检察机关受理众多民事支持起诉案件,农民工讨薪为何仍难?

时间:2025-08-03 00:40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中国网7月25日报道,在2025年的前六个月里,我国检察机关共接收了3.25万起民事案件的支持起诉申请,并最终支持了其中的2.09万件。在这些案件中,有1.42万件是针对农民工的起诉,这一比例高达67.91%。

劳动报酬与千家万户紧密相连,牵动着民众的生计冷暖。然而,拖欠劳动者工资,尤其是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近些年,检察机关充分运用民事支持起诉的职能,主动投身于欠薪问题的治理工作中。对于符合民事支持起诉条件的劳动者,检察机关依法提供支持,协助他们提起诉讼,以追讨劳动报酬,确保劳动者能够获得应有的收入和收益。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涉及追讨劳动报酬的民事诉讼案件暴露出若干共性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劳动者维权讨薪变得尤为困难。

用工制度的不规范执行使得劳动者难以索要工资。部分用工单位或个人规避监管,既未与劳动者签署正式的劳动合同,又存在所谓的“阴阳合同”现象。更有甚者,虚构姓名和地址,使得相关部门在送达支付令、确认雇佣关系和计算欠薪金额时遇到困难,这不仅提升了讨薪的风险,也加大了讨薪的难度。在检察机关处理的一起民事支持起诉案中,曹某曾雇佣包括牛某在内的5名农民工进行焊接工作。双方仅就工作性质、薪酬、工作时间等事宜达成口头协议,并未签署正式的劳务合同。牛某等5人依照约定完成了劳务工作,然而曹某却未能按时支付工资,仅出具了欠条,承诺在某年某月某日支付工资。然而,当欠条到期时,曹某却失去了联系。无奈之下,牛某等5人向检察机关提出了民事支持起诉的申请。检察机关经过详细调查和核实,确认了牛某等五人提供的劳务内容、工资金额以及结算支付的具体情况,并通过建立的相关工作流程成功找到了曹某。在检察机关进行法律解释和说服后,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曹某现场支付了3.6万元的工资。

工程建设领域“三包一挂”现象日益严重,导致讨薪问题愈发棘手。这一领域历来是欠薪问题的高发区。在现实操作中,实名制管理、总包代发工资等制度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反而存在“空转”现象。同时,违法发包、转包、分包、挂靠等行为不仅引发了欠薪问题,还加剧了这一现象的严重程度。在检察机关处理的一起民事支持起诉案中,甲公司作为该工程的总承包方,将部分工程转包给了乙公司。乙公司又将劳务工程非法转包给了不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的刘某。刘某又将工程转包给了同样不具备施工资质的杨某。杨某雇佣了周某等16名农民工为其提供劳务。工程完工后,杨某拖欠了周某等人共计19万余元的工资。甲公司及乙公司均未承认杨某所做工程的实际数量,关于周某等人工资支付的多次协商均未能达成一致。因此,周某等16人决定向检察机关提出民事支持起诉的申请。在检察机关对各方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了调查后,依照法律规定,决定支持周某等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定,乙公司及刘某分别犯了违法转包及工资发放监管不足的错误,尽管甲公司进行了合法分包,但作为工程的总承包者,其未能有效监管农民工工资的按时足额支付,故判决杨某需向周某等16位工人支付工资,同时,刘某、乙公司、甲公司等需依照法律规定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企业面临经营困境,同时拖欠账款问题愈发严重,这使得讨要工资的难度倍增。部分用工单位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干扰,生产和经营都遭遇了挑战,进而引发了欠薪现象。另外一些用工单位由于账款被长期拖欠,欠薪和欠款问题相互交织,使得清偿债务的难度大大提升,进而使得追讨工资变得更加困难。例如,在检察机关处理的一起民事支持起诉案件中,一家建筑工程劳务公司雇佣了孙某等46名农民工进行施工。工程完工后,对孙某等人的工资拖欠高达450万元。孙某等46人多次努力索要工资东莞万江律师,但始终未能如愿,于是他们向检察机关提出了民事支持起诉的申请。经过检察机关的调查和核实,发现该公司是当地的用工大户,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经营上的困难。在依法支持孙某等46人提起民事诉讼的过程中,检察机关成功促使该公司与孙某等人达成调解协议,此举不仅全面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为企业回归正常运营赢得了缓冲时间,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打击欠薪问题,关乎众多劳动者直接利益及社会稳定全局。检察机关将增强对劳动者民事起诉案件的支持力度,通过给予法律咨询、协助寻求法律援助、辅助搜集证据、提出支持起诉建议等多种途径,为劳动者提供有力支持,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障。

检察机关特别指出,劳动者在入职阶段需与雇主或相关责任人签署正式的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并妥善保管考勤记录、薪资明细等能够证明雇佣关系的文件;同时,强化法律维权意识,在发生争议时主动与雇主或相关责任人进行沟通,并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求助,在必要时可通过仲裁、诉讼等途径依法合理地维护自身权益。用工企业需秉持诚信原则,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潜心研习劳动用工方面的规定,并依照法律要求,妥善执行工资发放等义务。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