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广东统筹谋划仲裁中心发展,涉外案件质量数量双跃升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仲裁裁决在美国、新加坡等国的法院得到认可并得以执行;仲裁条例在越来越多的海外机构中得到应用;多个智能化仲裁平台的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近些年,广东省委依法治省办公室以及省司法厅遵循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安排,执行省委“1310”战略(即锁定一个目标,激发三大动力,努力实现十大突破)的详细规划,指导广州和深圳协同规划两个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差异化发展,加紧推进建设国际顶尖仲裁机构,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涉外案件质量数量双跃升
这位国内企业的高层负责人对广州仲裁委员会(简称广仲)的仲裁员表达了由衷的感激之情,他表示:“真没想到,即便交易是在国外进行的,仲裁委还是能够顺利完成取证工作,并且高效地解决了这起纠纷。”
这名当事人所出口的产品在抵达外国后,与当地企业发生了争执。鉴于当事人面临取证难题,广州仲裁委员会便借助该国协作仲裁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完成了取证工作。随后,应企业之邀,广仲通过线上调解平台,促使双方展开谈判,并最终达成了共识。
广东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透露,该省的仲裁机构凭借其卓越的服务质量,正全力协助企业解决跨国的法律争端,从而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持。
据相关资料显示,广州仲裁委员会以及深圳国际仲裁院(以下简称深国仲)均致力于追求成为国际顶尖的仲裁机构,并正努力推动仲裁工作的持续高水平发展。2024年,广州仲裁委员会受理的争议金额高达824亿元,位列国内机构第四位;其中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案件有690起,连续多年在全国仲裁机构中名列前茅,争议金额为9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0%。与此同时,深圳国际仲裁院受理的争议金额为1422.67亿元,位居全国第二,涉外及港澳台地区案件有520起,同比增长25.6%,争议金额达到了510.39亿元。
去年,广仲接收的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均非境内人士的案例数量增长了67%;而在深国仲接收的案件中,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增至64个,累计覆盖的国家和地区总数上升至142个。
该负责人指出,多国法域及地区普遍认可并执行了这两家仲裁机构所做出的涉外裁决。广仲和深国仲在案件处理上不断提升效率,审理周期从组庭至结案的平均时间不足90天,这一速度远低于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平均需13.8个月)、伦敦国际仲裁中心(平均需16个月)等国际知名仲裁机构的处理时间。
制度创新走在了世界前沿
不久前,大韩商事仲裁院顺利处理了一宗依照“广州模式”进行的案件。涉事的中国企业法务负责人张先生透露,在与韩国企业产生争执后,原本以为在合同中已明确约定管辖机构,需前往韩国进行仲裁程序。然而,得益于广仲的协助,他惊讶地发现,在国内便已完成了立案材料的移交等一系列程序。这一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广东在制度创新领域已站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该案件所提及的“广州模式”系指由广州仲裁委员会率先提出的,将域外仲裁规则与庭审相结合的“3+N”审判机制,具体而言,这一模式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的审判模式、英美法系香港地区的审判模式以及大陆法系澳门地区的审判模式为基石,并持续融入其他国家和地区仲裁法及审判程序特色所形成的N种审判模式。
王天喜主任在介绍中指出,广仲致力于将“3+N”模式在海外成功实施,新西兰、泰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国以及港澳地区的仲裁机构均已采纳。此外,广仲主导构建了大湾区仲裁联盟,该联盟的秘书处位于南沙国际仲裁中心,而广仲提出的《仲裁合作南沙共识》已获得71家国内外机构的签署和认可。
近期,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国际仲裁学院及其他机构共同发布的《2025年国际仲裁调查报告》揭示,深圳国际仲裁院的仲裁条款荣登全球受访者心目中最为青睐的前十位仲裁规则之列;同时,深圳亦被亚太地区受访者评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前五名仲裁地点之一。
国际信誉和作用日益增强之际,深国仲持续助力规则和理念的国际传播,以及相关机构的海外拓展。例如,该机构以观察员身份正式参与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第二工作组(争议解决)和第四工作组(电子商务)的会议;在洛杉矶建立了北美庭审中心;还投身于中非联合仲裁中心的建设,并与该中心成员机构共同制定并发布了中心的章程、规则以及首批仲裁员名单。
仲裁智能化水平全球领先
去年,一份由深国仲发布的涉及跨境电子送达的涉外仲裁裁决书,在新加坡高等法院得到了认可并付诸实施。这一案例在业界被视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对国际仲裁领域中的跨境电子送达方式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院智慧仲裁系统已实现线上立案、答辩,以及裁决文书的送达,并对接执行仲裁裁决的整个流程。深国仲院长刘晓春指出,该院正积极促进“人工智能与国际仲裁”的结合,2024年首次推出同步电子送达服务,涉及案件总数达10080宗,同时智能制作了中英文仲裁文书。
作为我国率先推行网络庭审的仲裁机构,广仲在2020年推出了《互联网仲裁推荐标准》(即广州标准),并于2021年推出了全球首个APEC-ODR平台(亚太经合组织跨境商事争议在线解决平台),成为亚太经合组织认定的首批三大官方合作伙伴之一,并且其成功链接至多家国内外争议解决机构的官方网站。“互联网+”与仲裁相结合的纠纷处理方式,凭借其独特性,成功入选了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跨境电商实践案例集》,成为该年度收录的唯一仲裁案例。
广仲推出了“云小仲”智能机器人,同时推出了全球首个AI仲裁秘书“仲小雯”,并与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合作研发了L-Code仲裁全流程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荣获金奖。
人才国际化程度与日俱增
近期,广仲与英国多所高校法学院联合,展开了第二期国际仲裁高级研修班的筹备活动。不久前,第一期研修班已在伦敦大学学院顺利完成了课程。
王天喜指出,广仲正着力构建一个国际商事仲裁人才的崭新高峰。截至目前,该委员会已通过“四个共享”机制,成功吸纳了260名外籍及港澳台仲裁员,其中,美国、俄罗斯、白俄罗斯、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籍的仲裁员数量达到125人。此外,在册仲裁员的分布区域已涵盖5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主要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全面覆盖。同时,我们与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等众多国内外知名高校携手,共同推进涉外仲裁人才的系统化联合培养工作。
在讨论深国仲的人才构成时,刘晓春指出东莞万江律师,深国仲的理事会成员共有15位,其中9位来自国外,分布在全球8个不同的法律区域;至于仲裁员队伍,共有2078人,他们来自12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外籍仲裁员的比例达到了35.12%。
广仲和深国仲对秘书进行了分级别和分类的管理,并且广仲已经与27家仲裁调解机构达成了双边共享合作协议,共提供了27次秘书服务,其中包括12次为境外机构。此外,深国仲还与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携手推出了“双城两院双认证”的仲裁庭秘书资格培训项目,目前已有42名境外学员通过培训,他们可以在双城两院受理或管理的案件中担任仲裁庭秘书。
广东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强调,未来将持续致力于打造国际顶尖的仲裁机构,同时增强仲裁的引领和聚集作用,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知名的商事仲裁中心。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