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诉讼指南>>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劳动监察投诉全流程指南:材料、方式、处理及后续注意事项

时间:2025-07-30 00:09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对于现场提出投诉的,须携带相关书面材料(例如身份证、户口簿、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流水、微信记录等违法事实及诉求资料)前往劳动监察大队的接待窗口进行提交,同时需填写《投诉登记表》或者由工作人员进行笔录制作。

如需进行电话或网络投诉,请拨打12333客服热线,或通过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提交您的投诉内容。

对于符合要求的投诉,劳动监察部门需在五个工作日内设立案件,并指定专人承担此项任务;若材料不符合要求,则需提醒投诉者一次,并告知其需进行修正。

通常情况下,案件调查应在六十个工作日之内完成,而对于案情较为复杂的案件,调查期限可以额外增加三十天。

若投诉未获处理,当事人有权请求劳动监管部门发放一份《不予受理证明》,若对处理结果持有异议,则可在六十天内提出行政复议,或者在三月份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2.线上平台

您可以通过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地方政务平台进行投诉,亦或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来提出。在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提交欠薪线索时,不受地域限制。农民工若遇到本人相关的欠薪问题,可以关注人社部官方微信号并登录平台,或者通过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等其他途径登录,在提交信息时需选择工作所在地的具体县(区)。平台在接到相关线索后,会将其自动转发至用工所在地相应地市级的人社部门,该部门将依据其管辖权限直接进行处置,或者转交给相应的县(区)级人社部门进行办理。

(三)司法救济

1.申请劳动仲裁

(1)时间点,在争议发生1年内申请仲裁。

在劳动合同履行地,即实际工作地,或者是在用人单位的注册地,均可向相应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

仲裁委员会在接到申请材料后,须在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接受仲裁的判断,并会及时告知申请人相关结果。若决定不予以受理,将发放不予受理的正式通知,并在通知中详细说明不予受理的具体原因。

仲裁期限通常为45天,对于案情较为复杂的案件,仲裁期限可适当延长至60天。

若仲裁裁决生效,对于那些拒绝执行的用人单位,可以向其注册地的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

2.申请支付令

(1)管辖:支付令向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债权人申请支付令。

必须遵守《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的相关规定,这包括债权债务关系必须清晰明确,不存在其他债权债务的争议;支付令可以成功送达给债务人;债务的到期时间和金额都已确定,债权人没有相应的偿还义务;且未提出诉前保全的申请。

对申请进行审查:若申请满足前述“申请条件”,法院须在接到申请书之日起五天内告知债权人予以接受;若不符合条件,同样在五天内告知不予接受。

法院在接到案件后,将对其进行审查,随后会发出支付令,或者决定不予支持申请并驳回。

债务人接获支付令后,若在规定15天内既未提出书面反对意见,也未履行债务,该支付令即告生效,此时债权人可以径自申请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然而,若债务人在15天内提出了合法有效的书面反对意见,支付令便会失效,随之督促程序也将终止,债权人不得不另行提起诉讼。

若仲裁被拒绝接受、仲裁裁决结果不被认可,或者雇主拒绝履行裁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

申请法律援助时,经济状况不佳的群众可以拨打电话司法援助热线12348,或访问中国法律服务网进行援助申请。在此过程中,还需提供个人身份证明、经济困难的相关证明材料以及案件的相关资料。

三、风险提示

(一)恶意讨薪的处罚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52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若捏造虚假情况或运用非法途径索要农民工的工资,抑或以欠薪为由索要工程款项,均将依照法律规定受到相应的惩处。

可以明确,“恶意讨薪”主要涉及两种行为模式:一是虚构不实情况或运用非法途径索要农民工的薪酬(例如捏造欠薪数额、伪造劳动合同、使用暴力威胁等);二是以拖欠农民工工资为借口,试图索要工程款项(借助“讨薪”的幌子来掩饰工程款项的争议,企图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工程款项)。

若涉及讨薪行为,若其违反了治安管理秩序但未达到犯罪程度,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可实施行政处罚。具体而言,若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例如围堵用人单位或施工工地等,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的规定,可给予警告,并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若情节较为严重,则可处以5至10日的拘留,同时可并处500元以下的罚款。若对他人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包括对欠薪方及其家属进行恐吓或辱骂,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将面临不超过五天的行政拘留或不超过五百元的罚款;若情节较为严重,则拘留期限将延长至五至十天,并可同时处以不超过五百元的罚款。

2.刑事责任包括以下几种:(1)根据《刑法》第290条的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若情节严重,组织者或纠集者将面临3至7年的有期徒刑;而对于其他积极参与者,则可能被判处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2)敲诈勒索行为同样构成刑事责任。《刑法》第274条明确规定,若有人出于非法占有目的,通过编造欠薪谎言或采取威胁手段东莞万江律师,强行索取财物,且金额达到较大标准(3000元以上),将面临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处罚;若金额特别巨大(10万元以上)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将被判处3至10年的有期徒刑,并需缴纳罚金。此外,还包括故意毁坏财物罪。《刑法》第二十七条第五款规定,若在追讨工资过程中,对用人单位的财产造成破坏,若破坏金额较大(超过五千元)或情节恶劣,将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处罚;若破坏金额巨大(达到五万元以上)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将被判处三年至七年的有期徒刑。

(二)证据不足的败诉风险

因未能提供考勤记录、工资明细以及转账证明等关键证据,这或许会导致诉求无法得到有效支持。

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限设定为一年,这一期限自权利人意识到或本应意识到其权益受到侵害之时开始计算。《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若违反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察觉,亦未受到举报或投诉,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不再对此进行查处。此外,该条例的第二款还明确指出,上述期限应从违法行为发生之始开始计算,若违法行为具有连续或持续性质,则期限应从行为终止之时刻起算。

四、主要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明确规定,一旦劳动纠纷发生,涉及争议的双方需对自己的主张负责,并提供相应的证据。若证据与争议事项相关且由用人单位所掌握,该单位有义务予以提供;若用人单位未能提供,则需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

若用人单位违背国家相关法规,未能按时足额发放员工工资,或是拖延支付工伤医疗费用、经济补偿金或赔偿款,员工有权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投诉,劳动保障部门则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申请人需提交书面形式的仲裁申请,同时根据被申请人的数量提供相应的副本。在仲裁申请书中,需详细注明以下内容:(一)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及居住地,以及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及职务;(二)具体的仲裁请求及其依据的事实和理由;(三)相关证据及其来源,以及证人的姓名和住址。在提交书面仲裁申请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选择以口头形式提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对此进行记录,并且会通知对方当事人。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14条明确规定,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主要通过日常巡视、审查用人单位提交的相关书面资料、以及处理举报投诉等方式展开。一旦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需进行调查处理的,必须立即启动立案程序。劳动保障部门或其委托的监察机构需设置举报和投诉的邮箱及电话。对于因违反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或规章所引发的集体性事件,劳动保障部门应依据既定的应急预案,及时与相关部门协作处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处理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时,需在立案后的6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若案情较为复杂,需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同意,调查期限可额外延长至30个工作日。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五十条明确规定,若农民工与雇主在工资拖欠问题上产生纠纷,雇主需出示依法保管的劳动合同、员工名册、工资发放记录以及明细等文件;若未能提供上述材料,将依照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负面后果。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若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偿还金钱或有价证券,且满足以下条件,则可向具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支付令申请:一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不存在其他债务争议;二是支付令能够成功送达至债务人。在提交的申请书中,需详细注明要求偿还的金钱或有价证券的具体数额,以及支持该请求的事实和证据。

法院在接到申请后,对债权人提交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审核,若债权债务关系清晰且合法,则需在受理后十五天内向债务人下达支付命令;若申请无效,则应作出驳回裁定。债务人需在接到支付令后的十五天内偿还债务,或者向法院提交书面异议。若债务人在该规定期限内既未提出任何异议,亦未按照支付令的要求完成支付,则债权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要求强制执行。

债务人提交书面异议后,法院对其进行审查。若异议成立,则应作出裁定,终止督促程序,支付令随之失效。然而,若支付令失效,案件将转入诉讼程序,除非申请支付令的当事人明确表示不希望启动诉讼。

备注:部分内容由AI辅助。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