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公安部印发意见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多领域精准发力促发展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据公安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为了深入执行党中央的决策安排,切实遵循《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意见》的相关规定,公安部近期正式发布了《关于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达到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并高效服务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意见》中规定,需对科技创新保护进行精确施策,全面加强“安芯”专项行动,严厉依法惩处侵犯商业秘密的违法行为,以促进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发展高质量生产力。同时,针对产业推动,也要实施精确的施策,严格依法打击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消费品领域的侵权假冒行为,从而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需对文化兴盛目标实施精确施策,依照法律对侵犯版权和盗版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推动文化产业实现创新与进步。必须对民众生活安全给予精确关注,依法对食品、药品领域的常见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消防、建筑、电气等影响生产生活安全的假冒伪劣产品进行打击,对涉及种子、化肥等领域的假冒侵权行为进行打击,对制售假烟的行为进行打击,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得到坚决保障。
《意见》强调,需优化打击策略,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精确、深入、广泛、协同的打击,全面提高打击的各个环节、要素和链条的效能。同时,倡导实施积极警务和预防警务,构建并完善警企之间的稳定联系与服务体系,确保法治服务的精准性。此外,借助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各项机制,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推动从源头到整体的治理工作。在“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和“世界知识产权日”等关键时间点,应集中进行法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将公众对企业权益的关注转化为查找问题、促进工作的动力源泉。同时,需充分利用双边和多边机制,加强国际执法领域的合作,促进涉外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完善,并增强对涉外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意见》着重指出,必须强化法治建设,确保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与科技、产业以及经贸等领域战略布局、关键任务的政策和目标实现协同。需切实执行关于接报案与立案、跨省企业案件管辖、强制措施的使用、涉案财产的查封、扣押和冻结、异地办案的协作等规定,以提高执法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需大力推动针对企业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强化案件办理质量和执法标准的评估与监管。同时,需与相关部门协作,优化鉴定检验的规章制度,构建跨部门专家信息共享机制,以此推动侦查和案件处理能力的整体提升。
《意见》强调,需全方位打造一个职能明确、权责分明、指挥协调、运作高效的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机构体系,并致力于打造专业化的侦查力量。同时,应持续进行培训和实战演练,建立健全专家人才库,增强专业素质。此外,应借助创新的警务运作模式,形成高效协作的工作架构,深化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各个级别的警务合作。为了促进大数据智能化在建设中的应用,我们需要加速提高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数据化和智能化程度。
公安机关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
服务高质量发展的5起典型案例
一、针对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进行严厉打击。2025年2月,山东枣庄警方依据线索展开行动,成功侦破一宗软件著作权侵权案件,共抓获涉嫌人员16名,捣毁销售窝点5个,缴获盗版工程软件加密钥匙2000多把,有力地维护了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创造力。
二、针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在2023年6月,宁波市的公安部门依据线索排查,成功侦破了一起向境外非法泄露我国新能源企业技术资料的案件。此案中,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并及时收缴了涉及我国新能源企业技术秘密的资料26份,此举有效保障了企业的技术安全。
三、针对家电消费领域内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进行严厉打击。2024年9月,安徽省宿州市警方依据民众提供的举报信息,成功侦破了一起涉及制造和销售假冒品牌家电的案件。在此次行动中,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摧毁犯罪团伙3个,捣毁非法窝点8处,关闭涉嫌销售假货的网店26家,并查获假冒品牌冰箱2000多台,有效保障了消费者及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严厉打击制造和销售假冒品牌玩具的违法行为。2025年3月,北京市朝阳区的公安部门在侦查过程中获取了重要线索,成功破获了一起通过网络直播等手段非法制造和销售假冒品牌玩具的案件。在此次行动中,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8名,捣毁了6个犯罪团伙,现场查获假冒品牌玩具超过50万件,有力地保障了儿童玩具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
五、严厉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2024年8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警方通过深入分析和主动排查,成功破获了一宗涉及假冒知名品牌肉肠的案件。在此过程中,警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摧毁了5个制假售假窝点,并关闭了4家销售假货的网店。现场查获的肉肠总量达到2200斤,这一行动有效维护了民众的食品安全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公安机关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
服务高质量发展的5个典型事例
一、江苏省无锡市公安机关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集群。无锡市公安部门把握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的机遇,依照“网格布局、集群构建、实体运营”的策略,秉持“点线面结合、全面覆盖、差异化发展”的原则,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沿集群。在全市重点产业、领先行业和头部企业中设立了14个“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沿站”及线上“服务云站”,由公安民警定期进驻、融入办公、提供咨询服务。同时,与相关部门共同成立知识产权“维权联盟”,辅导企业健全风险防控体系,设立案件受理“绿色通道”,提供快速维权、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全方位、一站式、定制化服务。致力于打造公安机关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服务平台、护航发展的动力源泉以及企业身边的派出所,并不断优化和拓展知识产权保护生态圈与服务链条。近段时间内,我们举办了超过30场专题培训讲座,成功帮助企业填补了40多个漏洞,凭借服务前沿成功破获了50多起案件,为构建法治化的商业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浙江省杭州市的公安机关致力于构建和优化一套标准规范体系。该局以“创新活力之城”的城市定位为目标,紧密围绕杭州特有的战略科技力量,构建了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半导体等多个产业的“产、学、研”领域,编制了500家创新主体的保护名单,并设立了知识产权犯罪风险指数,以增强对关键领域的保护力度和风险预警的感知能力。联合相关政府部门,共同编制了《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指标体系》的相关规范,同时发布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商业秘密风险基础防范工作指引》。此外,对机器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三大行业进行了分类,并针对这些行业量身定制了创新风险自检表,旨在帮助企业更精确地识别和防范潜在风险。联合相关部门打造“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平台,构建支队、大队、派出所三级知识产权警察队伍,推出市、区两级纵向与横向结合的办案新机制,制定《知识产权警察企业走访指导手册》,使得企业咨询和报案流程更加便捷高效。自2025年起,我们已为企业提供超过100次的服务,助力企业优化内部控制达40多项,接待企业咨询逾400次,成功化解知识产权争议54起。
安徽省合肥市公安机关致力于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该局积极与高新技术产业的需求相衔接,力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健全,率先设立市级知识产权犯罪举报中心,并在县域及183家高新技术企业中设立了专门的警务联络点与联络人员,从而持续提高对企业法治服务的质量。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我们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在关键企业或园区内设立了六处商业秘密协同保护指导站。同时,我们编制了《企业商业秘密风险体检细目》,旨在指导企业优化其商业秘密保护策略,从而在源头上有效减少侵权事件的发生。将联合相关机构发布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的合作框架协议,设立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协作机构及食品药品环境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机构,增强与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协作,构建跨部门、跨区域的共同治理合力。
湖南省长沙市警方积极推广并设立了保护知识产权的驻企业工作站。这一举措旨在不断推进企业警务改革,特别在商业机密、商标防护等领域,向企业提供专属服务。此举将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贯穿于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全过程,形成了“全面体检预警”与“精准防控”相结合的知识产权全方位保护体系。驻企工作站已遍布207家行业龙头企业和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成功协助企业解决侵权争议超过300宗,同时破获涉及商业机密泄露、假冒注册商标等案件200余起。同时,企业可依托自主开发的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模型,通过“我的长沙”应用程序自行进行风险检测,并即时获得详尽的知识产权风险全面体检报告;公安机关则会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对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企业实施差异化的“一企一策”治理措施,针对知识产权侵权频发的场景,引导企业强化初始阶段的防范工作,并借助“小处着手、重拳出击”的数字化治理手段,助力企业实现主动防御。自模型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已为605家核心研发型企业提供了全面的风险评估服务,共识别出3400多个潜在风险点。
四川省公安机关大力推广“知识产权云警务”微信小程序的应用,主动推进“四川公安知识产权云警务”小程序平台的普及,旨在为企业搭建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的一体化知识产权服务新平台。借助云警务平台的线索报警服务,企业能够利用微信手机端随时上传文件、影像资料或图片等,轻松实现“一键式报警”,迅速报告侵权线索或在线寻求帮助。目前,包括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单位、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单位、专精特新企业和知名商标企业在内的超过7200家企业已加入该平台,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累计达6400余万元。鉴于企业面临法律知识不足、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我们于云警务平台设立了法律专题栏目,向企业推出便捷的“一键咨询”法律服务。在此平台上,我们发布了众多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指导性案例。此举有效促进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的优化,共计完善了50多项相关措施,并针对企业员工开展了400余场专题培训。云警务平台设立了“便民惠企大走访”专区,专门应对知识产权领域中的关键、棘手和繁杂难题,企业能够通过线上方式实现“一键式”预约,以便民警现场协助处理。到目前为止,该平台已走访超过1300家企业,成功解决了120多个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问题,并提出了140条保护性建议。
编辑 辛婧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