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篡改日期表面上是销售环节的题目
没有及时协助经销商处理滞销产品,也没有采取措施回收销毁过时产品,致使经销商冒险涂改日期,不仅触犯法律,亦使今麦郎的品牌形象遭受重大损失。否则,一旦出错,就有可能被消费者所抛弃,陷入经营困境,遭受来自市场的惩罚。那么,沈阳华龙商贸篡改日期已是违法,亦说明今麦郎的治理机制存在题目。而在企业做大之后,就轻易犯上大企业病,诸如职员臃肿、效率降低、反映痴钝、治理环节过多、内耗严峻等题目。
可见,篡改日期表面上是销售环节的题目,实际上则是企业内部治理出了状况,就犹如人的身体一样,发热只是生病的表象,要找到致病源头才能彻底治愈。究竟经销商乃是产品的分销环节,理应对其予以约束,遵守今麦郎的营销治理轨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这是最基本的治理常识。如今已是出产过剩时代,商品供过于求的局面,致使消费者的选择机会增加,出产商则处于被动,必需比以往更加尊重消费者,更加正视产品质量。
篡改日期虽是经销商所为,但今麦郎并不能逃脱干系,相反还要承担起相应责任。眼见着着名品牌一一失事,栽在篡改日期之上,令人在愤怒之余,也不免发出感概,为何这种初级手段就屡禁不绝呢?
今麦郎在遭遇“酸价超标”、“外包装荧光物质超标”后,近日又卷入篡改日期风波。
与蒙牛类似,今麦郎的经销商也是为了处理滞销产品,避免遭受经济损失,而不惜采取涂改出产日期的恶劣手段,非法牟取利益。因此,蒙牛、今麦郎等企业都不应将“日期门”简朴化处理,需要熟悉到题目的严峻性,采取真诚恳切的立场向消费者报歉,当真排查内部治理题目,完善企业治理机制,以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才能真正做到管控产品质量,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这些题目都是治理失控所致,缺乏科学化治理轨制和新陈代谢机制,而且内部治理题目也会随之传导至外部各个环节,终极影响到零售终端和客户。
蒙牛、今麦郎等企业均处于本行业的前列,品牌着名度高,企业规模大,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蒙牛“日期门”刚刚落下帷幕不久,今麦郎就又登台亮相,再次曝出篡改产品出产日期的丑闻,戏码跟蒙牛几乎如出一辙。
发生在蒙牛、今麦郎身上的篡改日期丑闻,也应敲响食物安全题目的警钟,引起其它食物企业的足够正视。其中,一款出产日期为2010年9月29日的产品,已过保质期,却被改成2012年6月28日出产。沈阳市工商局查封一批被篡改日期的今麦郎利便面、鸡蛋面产品。更令人惊诧的是,居然将两年前的产品,涂改为今年的日期,可见该企业是明知故犯,涓滴不顾忌会伤害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如斯利欲熏心,令人不齿。(据9月11日《第一财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