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诉讼指南>>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恶意虚假诉讼诈骗如何量刑?数额认定及处罚标准全解析

时间:2025-08-11 00:06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一、恶意虚假诉讼诈骗怎么判

恶意诈骗属于犯罪,是以非法获取为目的,借助捏造情节或掩盖实情骗取大量个人或公共财产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他人财产权利,扰乱社会正常秩序。

诈骗罪的惩处标准,根据涉案金额大小和犯罪情节轻重,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刑罚等级。如果诈骗金额达到较大标准,刑罚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可以附加或者单独处以罚金。当诈骗金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犯罪行为时,刑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必须并处罚金。若是诈骗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涉及其他特别严重的犯罪情节,刑罚将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同时可以附加罚金或者没收个人财产。

金额界定方面,三千元到一万元属于较大规模,三万元到十万元以上属于巨大规模,五十万元以上则属于特别巨大规模,各地能够根据本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来明确具体数值。

为预防这类违法行为,个人需提升警惕,切勿轻信陌生人的信息;相关机构应当强化教育,增强民众对欺诈的辨别力,并且要进一步加大对此类犯罪活动的惩治力度。

二、恶意虚假诉讼诈骗的量刑依据有哪些

恶意虚假诉讼诈骗可能涉及虚假诉讼罪和诈骗罪,量刑依据如下:

虚假诉讼罪规定于《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若以虚构情节提起民事诉讼,则可能扰乱司法秩序,或严重损害他人正当权益,对此将追究法律责任,最高可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并可能附加管制或罚金;若情节更为恶劣,刑罚将加重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并处罚金。该机构若触犯此律,需处以经济罚款,同时对其主管领导及参与此事的职员,将依照前述条款实施惩处。

诈骗罪:若虚假诉讼同时构成诈骗,按照诈骗罪定罪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明确指出,骗取个人或公共财物,若达到一定金额,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可能附加或单独处以罚金;如果骗取金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况,则刑罚将升至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伴随罚金;当骗取金额特别巨大,或涉及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时,刑罚将进一步加重,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同时会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

三、恶意虚假诉讼诈骗中的从犯怎么判

以欺骗手段提起诉讼进行诈骗活动,触犯虚假诉讼罪与诈骗罪罪名。对从犯的处罚,须按照《刑法》条款及案件实际情况来决定。

如果实施了伪造诉讼的案件,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通常会对行为人判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处以拘役或管制,同时罚金可以并处也可以单独适用;如果情节比较恶劣,那么判刑的年限会在三年以上到七年之间,并且同时要缴纳罚金。在案件当中扮演次要角色的人,应当得到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待遇。

如果涉及诈骗行为触犯法律,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条款,骗取公私财产达到一定金额,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惩罚,同时可能附加罚金,或者单独处以罚金;如果骗取的财物数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恶劣情况,刑罚将升级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伴随罚金等附加刑。在犯罪过程中起辅助作用的同案犯,其处罚将参照主犯的情况,酌情减轻、从轻或免除。

审判官会依据从犯在罪案中的具体角色、介入深浅、所得利益等众多方面因素,来最终决定刑罚轻重。

审理恶意伪造案件时,不仅关注最终裁决,还要明白其后续影响。首先,若确认构成恶意伪造案件,当事人不仅得接受刑事惩罚,还可能要赔钱给受害方,补偿其经济上的损失。其次,这种行为会严重破坏法院的正常运作和权威性,削弱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度。如果你对恶意提起诉讼进行诈骗的审判依据、处罚考量,以及需要承担的民事补偿额度等事项不清楚,或者碰到了相关的法律难题,请立刻点击页面下方的“马上求助”按键,有经验的律师会为你给出详细说明和可靠意见。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