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2024 年全国法院知识产权案件情况:审判质效提升与创新保护并举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根据数据统计,在2024年,我国各级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接近五十三万件,其中一审案件达到四十七万九千九百件;审结的案件总数超过五十四万件,一审案件审结数达到四十九万四千一百件。案件结案数和审限内结案率均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案件比例、上诉率、二审改判与发回重审的比例、申诉申请再审率等关键指标均呈现出向好趋势,审判质量和效率持续得到提高。
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
在“无创产检诊断”专利授权案例中,法院对创造性判断过程中技术启示的司法判定标准进行了进一步阐释,依照法律规定维护了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成果,并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紧密结合。2024年,我国全国法院在处理460起知识产权民事侵权案件时,采用了惩罚性赔偿措施,这一比例较上年增长了44.2%,从而有效地震慑了侵权行为,有力地保障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显著增强了创新和创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案件中,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判决适用惩罚性赔偿,赔偿金额高达6.4亿多元。
在强调必须严格执行保护措施的同时,务必有效预防和严厉打击虚假诉讼、恶意诉讼以及滥用诉权等妨碍创新发展的行为。依照法律规定万江律师,对滥用诉讼权利的行为实施反赔制度,并鼓励胜诉的被告向滥用诉权的原告主张合理的费用。以“潜水艇地漏”商标和专利系列案件为例,对于原告故意重复提起诉讼、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滥用权利的行为,法院判决其赔偿被告的合理费用,以此引导当事人诚信地行使诉讼权利。
在完善协同配合机制,促进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方面,
视频加载中...
最高法在强化反垄断民事和行政审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致力于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为此,法院着重加强了对民生、互联网平台、医药、通信等关键领域的反垄断司法监管。此举旨在营造一个既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又鼓励创新的环境。具体到民生领域,涉及的教育、医药、食品、供水供气、出行服务以及建材供应等行业均成为案件关注的焦点。在“米线生产商”横向垄断协议案中,经调查发现,润某公司等八家米线厂商共同制定并执行了固定产品价格以及联合排斥其他厂商的策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一行为被认定为横向垄断。最终,法院判决该垄断行为的实施者赔偿因被排挤而遭受损失的易某公司共计110万元。
近段时间,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垄断案件数量持续上升。在2013年至2024年间,全国法院共接收垄断民事一审案件1145起,并已审结1071起。从2019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共接收垄断民事及行政二审案件282起,并已审结243起,其中2024年审结的案件达到97起。2024年,我国全国法院共判定31起案件构成垄断,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1倍。具体来看,一审法院判定14起案件为垄断案件,与去年同期保持一致;而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在二审阶段判定17起案件构成垄断,同比增长了4.6倍。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指出,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将不断强化反垄断领域的司法活动,精确执行反垄断法律法规及最新颁布的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他们特别强调了对互联网平台、科技创新、信息安全等关键领域的关注,并且持续跟踪民生、行业协会、知识产权、自然垄断行业以及行政权力滥用等领域的反垄断问题。他们承诺将坚决捍卫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致力于营造一个更加公正和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