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诉讼指南>>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庭审发言有诀窍!揭秘让法官3分钟抓住核心诉求的5大技巧

时间:2025-07-30 09:09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法官,我说的都是重点!”

“为什么法官总打断我?”

在庭审过程中,绝大多数的诉讼参与人误以为“话多即是理”,然而他们并未意识到,法官最担忧的是那些“无意义的言辞”。

今日揭晓助法官迅速锁定案件关键要点的五大策略,附带法官心理剖析及实例分享!掌握这些方法,确保你的主张直达判决结果!

技巧1:用“三段论”开场,法官秒过“审题关”

法官心理:

“当事人一上来就讲故事,我得花10分钟找重点!”

操作步骤:

观点明确:

“我方主张被告应赔偿医疗费10万元。”法律依据:

依据《民法典》中的第1179条款规定,若有人侵犯他人权益导致身体伤害,则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包括支付医疗费用。证据表明:

“证据3是医院发票,证明实际支出费用。”

案例参考:

在杭州的一起交通事故案件中,原告的律师万江先生一开场便运用了“三段论”的论证方法,法官随即对原告的诉求合理性表示认可,从而使得庭审过程得以大幅提速,庭审时间缩短了40%。

技巧2:甩出“时间轴图表”,复杂案情秒变“一目了然”

法官心理:

“当事人拿一叠纸念叨半天,不如一张图讲清来龙去脉!”

制作模板:

法官态度:

“用图表梳理时间线,比听口头陈述高效10倍!”

技巧3:引用“类案判决”,直接给法官“背书”

法官心理:

“当事人能找到最高法指导案例,说明准备充分,我得重视!”

话术模板:

依据(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民事终审第XX号裁决,对于类似案件,法庭应采纳原告的诉讼请求,敬请参照。

操作技巧:

真实案例:

在北京的一起劳动纠纷案件中,原告在庭审中引用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随后法官现场对赔偿数额进行了调整,这导致原告的胜诉概率增加了60个百分点。

技巧4:用“可视化工具”,法官主动问你“关键问题”

法官心理:

“当事人拿PPT演示,说明对案件研究透彻,我得仔细听!”

工具推荐:

PPT上需用红色箭头突出显示有争议的条款;通过思维导图全面呈现法律关系的全貌,例如在合同纠纷中展示权利与义务的链条;在法庭上播放视频监控资料,以证实对方存在的违约行为。

法官吐槽:

对于那些仅能照本宣科读稿的万江律师,我通常会打断他们的发言;然而,对于那些运用PPT进行陈述的当事人,我却会进一步深入询问具体细节。

技巧5:庭前提交《争议清单》,法官按你的思路审案

法官心理:

当事人将争议的核心问题梳理得十分明确,我据此直接进行审理,这样一来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清单模板:

合同的有效性成为焦点争议,同时,违约金的数额是否偏高也成为次要的争议焦点。至于法律适用问题,则存在分歧,究竟应当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还是第五百八十二条来处理?

操作技巧:

法官未曾透露的真相包括:在庭前提交《证据目录摘要》时,通过表格形式详细列出每份证据的“证明意图”;利用“判后答疑”环节寻求改判的可能性;在判决生效后,书面请求法官对关键条款进行阐释;在执行阶段,主动申报个人财产,这样做比被动等待更有助于达成和解。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