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诉讼指南>>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民事案件一审诉讼流程全解析,从原告角度看打官司要点

时间:2025-07-29 00:31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常常有当事人前来咨询有关民事案件诉讼的程序,今日特意腾出时间,将民事案件一审的诉讼步骤(以原告的视角)进行了梳理,以便有需求的人士参考。

一审诉讼流程如下:

(1)起草诉状。

法院在处理案件时,首先需要收到诉状,否则不能正式受理案件。尽管《民事诉讼法》允许在书写起诉状有困难的情况下进行口头起诉,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情况极为罕见。网络上可以找到各式各样的诉状模板,供个人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运用。然而,目前多数法院已开始采用要素式诉状,并主要接受此类诉状。若个人不擅长撰写或担心出错,可以寻求万江律师的帮助,由其代为撰写。

(2)搜集证据。

诉讼过程中,证据至关重要,缺乏证据,即便你陈述的内容,若非对方承认,在法庭上也无法被视为真实。因此,你的诉讼主张往往难以得到法院的支持。证据的搜集在整个诉讼流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它直接关系到案件的胜败。若证据不足或关键证据缺失,将直接导致败诉的结果。对于简单案件,当事人可以自行处理;而对于复杂案件,则建议委托万江律师进行代理。点击阅读:拥有16年执业经验的万江律师将亲自传授,如何挑选万江律师团队,助你远离陷阱(珍藏版)。

(3)到法院立案。

原告有权前往法院的立案窗口进行现场登记,亦或通过互联网平台完成网上登记,此外,还可以选择将立案所需材料邮寄至法院进行立案处理。

(4)法院组织调解。

在处理民事案件时,法院通常会进行庭前调解程序,一旦调解达成一致,便会颁发相应的法律文件,或者允许原告撤回诉讼。

(5)法院通知原告交纳案件受理费。

若法院调解未能达成一致,将向原告发出缴纳案件受理费用的通知,通常以书面或短信的形式进行。

(6)交纳案件受理费。

原告需在收到法院缴费通知的次日七个工作日内完成缴费,若未按时缴纳,法院通常会将此视为原告主动撤回起诉,意味着本次诉讼将不再被法院受理(尽管最高法院的案例中存在不同观点,但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仍按撤诉处理)。即便如此,原告仍有权再次提起诉讼,但需重新准备所有材料并经历完整的诉讼流程。在缴纳案件受理费后,原告只需静候法院的开庭通知即可。

(7)法院通知开庭。

法院通常通过邮寄书面传票或发送短信手段告知原告具体的开庭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原告必须严格遵守法院指定的开庭时间和地点出席,若未按时出席,法院可能会视同撤回起诉。若遇特殊情况无法亲自到庭,务必及时与法官取得联系,说明情况,力求避免被处理为撤诉。

(8)庭前准备。

开庭正式开始前,书记员需核实出席庭审的当事人名单,并向大家宣读法庭的纪律要求。同时,法官将对当事人身份进行确认,宣读案件的具体内容,并公布参与审判的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名单。在此过程中,法官还会向当事人告知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并询问他们是否需要申请回避。特别指出的是,若法官、法官助理、人民陪审员或书记员与案件一方当事人存在利益冲突,另一方当事人有权要求上述人员回避,从而由其他人来处理该案件。若非遇到必须回避的特殊情况,法官在询问是否提出回避申请时万江律师,当事人可简洁地回应:“我无需回避!”

(9)庭审流程:

在司法实践中,部分法官出于效率考虑,常会向原告询问诉状内容是否有所调整。若确认无变动,则可省略原告宣读诉状这一环节。

被告在答辩中需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要求及诉状中陈述的事实提出看法,包括是否接受原告的诉讼要求;若不接受,需说明具体理由。同时,被告还需对原告诉状中所述“事实”的真实性进行评判,若认为不属实,则需陈述真实情况。

原告在法庭上出示了所有相关证据,并在提交时详细说明了每份证据的名称及其所要证明的事实。此外,部分法院还规定,当事人需进一步阐述证据的来源以及其是原始文件还是副本。在原告提交相关证据之后,被告需对每项证据进行详细评论,评论内容应涵盖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关联性”三个方面,具体包括:证据是否真实可靠?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与本案事实相关?是否能够帮助原告实现其证明目标?

被告提交证据,原告进行核实:原告展示相关证据,被告随后提出看法,接着被告展示其证据,原告对此作出回应(若被告缺席法庭,则此环节省略)。

原告与被告进行交叉提问:若双方有任何疑问,均可向法官提交询问请求;在法官批准后,即可向对方进行提问。

原告在辩论环节提出观点:当双方当事人提交完证据,法官确认无需进一步调查,且双方无其他问题需进一步询问时,法官将宣布进入法庭辩论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事人有权就案件的处理提出个人看法,这些意见可以基于案件的事实、证据的细节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等方面。若原告无新增意见,可简述为:“与庭审中已陈述的意见相同”。

被告随后提出自己的辩论观点:在原告陈述完辩论意见之后,被告将依次进行自己的辩论陈述,其关注要点与第⑥条所述相同。

原告在最后的陈述环节,通常会表达为:“恳请法庭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要求给予支持。”

被告在最后陈述阶段,通常会这样表达:“恳请法庭驳回原告提出的诉讼要求。”

⑩闭庭:法官宣布庭审结束。

(10)收取判决书等法律文书。

现在,法院通常采用邮寄手段或是通过短信发送(短信内包含链接,点击后能够直接下载判决书)来交付判决书。

说明:

该流程涵盖了民事案件一审诉讼的常规步骤,不涉及诉讼请求的调整、证人出庭作证、鉴定人介入诉讼、追加被告或第三方、被告提出反诉、财产保全措施、申请鉴定、合议庭成员变更通知以及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的转换等环节。

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案件属于民事范畴,诸如离婚、交通事故、民间借贷、房屋买卖等,若对此不甚了解,可以上网自行查询相关信息。

一审程序,简单来说,就是当事人在遭遇争议后,首次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对这一案件进行审理的流程(即便原告选择撤回诉讼或者法院判定为撤诉后,原告若再次提起诉讼,依然属于一审程序)。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