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诉讼指南>>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陕建股份涉67起诉讼仲裁,涉案30.18亿,应收款项压力几何?

时间:2025-07-28 00:09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近期,陕建股份发布通告,指出其及旗下子公司正卷入67起诉讼及仲裁纠纷。其中,作为起诉方(申请人)的有41起案件,涉及金额高达23.18亿元;而作为应诉方(被申请人)的有26起案件,金额共计7亿元。总计涉案金额达到30.18亿元。

《财中社》披露,陕建股份所面临的巨额诉讼,其背后根源在于公司持续面临高额的应收款项压力。从2022年末至2025年3月末,该公司的应收账款总额已超过1500亿元,这一数字几乎占据了其资产总额的五成;同时,其他应收款维持在89亿至103亿元之间,而合同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更是超过了22%。

同时,公司的负债负担并未减轻。其资产负债率持续高于88%,从2022年到2025年3月,累计支付的利息已超过64亿元。流动负债的比重超过了91%,其中应付账款占据了总负债的超过56%,这使得短期偿债的压力变得尤为突出。

资产端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持续增长,负债端主要依靠应付账款和流动负债的经营杠杆持续上升,但现金流量表并未相应得到改善。同时,频繁的诉讼、收款困难以及高负债状况相互交织,揭示了陕西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状况中深层次的风险。

诉讼风暴:67案30亿悬顶

陕建股份,这家由陕西省政府直接管理的全资国有企业,不仅是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建筑公司之一,而且在2000年6月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该公司的业务范围广泛,包括房屋建筑、市政公共设施工程、公路建设以及石油化工等多个行业。

陕建股份近期发布消息指出,其及旗下子公司共卷入67起诉讼与仲裁案件,总涉案金额高达30.18亿元。在这些案件中,公司作为原告的有41起,涉及金额达23.18亿元;而作为被告的有26起,涉及金额为7亿元。从整体情况来看,目前尚有63起案件处于审理阶段或尚未开庭,仅有1起案件达成调解、3起案件撤诉。这表明,超过九成的潜在损益尚未尘埃落定。

这种“原告众多,被告也不少”的现象在行业内具有代表性:一方面,企业为了追回被拖欠的工程款项,不得不对下游的甲方提起法律诉讼;另一方面,上游的供应商和分包商的款项追讨又使得它们成为被告,构成了“欠债与被欠”的资金链闭环,凸显了公司在产业链资金竞争中的尴尬境地。

根据陕建股份公布的诉讼案件信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争议占据了主导地位,其比例超过了六成;紧接着的是分包合同、买卖合同以及租赁合同争议,这些纠纷几乎涵盖了业主、总包商、供应商和租赁商等整个产业链。在地域分布上,陕西本土地区依旧面临严重挑战,尤其是西安、咸阳、宝鸡等城市案件频发,与此同时,北京、山东、江苏、广东等地的项目也带来了大量案件,这反映出公司在业务版图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法律风险也随之扩散。

就金额而言,涉及最高金额的为与北京致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博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绿城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该纠纷的涉案金额高达2.42亿元;同时,与西安城墙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延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之间的纠纷,涉案金额同样超过了1亿元。

陕建股份指出,考虑到上述诉讼和仲裁案件尚未终结或执行完毕,这些事件对公司当前及未来利润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较大。公司会依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以及具体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会计措施,并且会及时完成信息披露工作。

尽管如此,这种频繁且规模庞大的诉讼仲裁事件,依然揭示了该公司经营内部存在的诸多潜在风险。

应收困局:1700亿账款堰塞湖

陕建股份正面临巨额诉讼的困境,《财中社》观察到,其背后主要原因是公司应收账款数额过高。

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建筑领域的特性以及该公司的业务发展策略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筑行业普遍面临项目工期较长、资金回款速度较慢的问题。陕建股份作为一家主要从事建筑施工的企业,承担了众多大型基础设施及房地产项目的建设任务。在项目实施阶段,企业需提前投入大量资金以购买原材料、支付人工费用等。然而,资金的回收往往需要等待项目完工并进行结算,以及依赖于业主方的资金状况,这导致公司资金在项目进行中被大量占用。

数据显示,在2022年年底、2023年年底、2024年年底以及2025年3月底,陕建股份的应收账款总额依次为1504.6亿元、1652.47亿元、1785.6亿元和1669.75亿元。这些金额分别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为48.73%、47.66%、50.56%和49.29%,几乎占据了公司资产的一半。

在同一时期,陕建股份的其他应收款项保持稳定,具体金额依次为97.44亿元、89亿元、100.62亿元以及103.19亿元,这些金额分别占当期流动资产的3.62%、2.93%、3.23%和3.47%。这表明,公司相当一部分资金被占用,无法及时返回企业万江律师,从而不仅使公司可用于日常运营、支付供应商货款、偿还债务以及投资新项目的资金量减少,影响了公司的资金周转和流动性,而且公司还可能面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

根据数据统计,在同期内,陕建股份的信用减值损失具体为54.56亿元、54.51亿元、67.08亿元以及1.66亿元,这些损失主要源于应收账款的坏账以及其他应收账款的坏账,对公司的盈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回款效率的持续下降问题。在同期,陕建股份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44次/年、1.14次/年、0.88次/年以及0.13次/年,呈现出逐年递减的态势。这种周转率的下降直接导致资金回笼周期变长,原本可以用于再投资或偿还债务的资金被长期占用,这不仅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可能引发短期流动性紧张的情况。

此外,《财中社》指出,陕建股份的合同资产总额及其所占比重同样值得关注。在2022年年底、2023年年底、2024年年底以及2025年3月底,该公司的合同资产账面价值依次为695.26亿元、869.88亿元、831.13亿元和865亿元,这些数值在同期总资产中的占比均超过了22%。特别是2023年年底和2025年3月底,占比分别上升至25.1%和25.5%。这一数据表明,公司超过四分之一的资产处于未结算状态,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资金使用的压力。

杠杆危墙:3000亿负债临崖

陕建股份的资金链受到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双重资金占用的困扰,仿佛被套上了“紧箍咒”,这种压力随之传递至负债端,使得公司的杠杆比率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2022年年底,陕建股份的负债总额攀升至2740.62亿元;到了2023年年底,这一数字进一步上升至3092.01亿元;2024年年底,负债总额稍有回落,为3132.22亿元;而到了2025年3月末,负债总额再次下降至2999.25亿元。同期,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8.76%、89.19%、88.68%和88.54%。

在负债结构分析中,陕建股份的流动负债在总负债中的占比长期维持在91%以上。具体来看,2022年年末、2023年年末、2024年年末以及2025年3月末,该公司的流动负债金额依次为2548.60亿元、2834.33亿元、2876.45亿元和2734.17亿元。同期,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分别是92.99%、91.67%、91.83%和91.16%。由此可见,流动负债的规模和占比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面临较大的短期偿债压力。

应付账款构成流动负债的关键部分,具体金额依次为1703.9亿元、1876.56亿元、1875.01亿元以及1706.69亿元,占总负债的比重超过56%。这一数据表明,公司在资金占用方面对上游供应商的依赖程度较高。若未来工程款项的回收未能达到预期,集中偿还应付账款可能会触发供应链风险。

高负债状况不仅限制了公司进行再次融资的能力,还加剧了其偿还高额利息的负担。根据数据,在同期内,陕建股份的财务费用中,利息支出分别达到了15.04亿元、20.88亿元、23.54亿元以及5.11亿元,如此庞大的利息支出持续削弱了公司的盈利,显著缩减了其盈利空间。

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同样令人担忧,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37亿元、-74.69亿元、-81.86亿元、-65.92亿元,这些数据表明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下降,这不仅加剧了原本就紧绷的资金链,更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