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离婚后孩子归属咋定?2024 年最高法标准及刘万江律师解读来了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离婚或许能迅速解决,然而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却不容轻率决定。根据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的最新规定,关于子女抚养权的判决,其核心原则是必须“有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然而,“有利”究竟是什么意思?法院又是如何进行判断的呢?今天,刘万江律师将为您深入解析这一关键问题。
一、两岁以下的孩子,原则上判给谁?
通常情况下:
两岁以下婴幼儿,一般随母亲生活。
但以下三种情形下,可以随父亲:
母亲身患疾病,这类疾病不适合与子女共同居住,具有传染性或严重性;母亲未能履行抚养责任,而父亲则坚决主张承担抚养责任;子女实际上无法与母亲共同生活,这可能是因为母亲失踪或遭受严重残疾等原因。
此外,如父母协商一致认为随父生活更有利,也可由法院准许。
二、两岁以上孩子的抚养权,如何裁定?
法院通常遵循以下几点进行综合评估:
孩子长期跟随某一方生活,这样的环境改变是否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若有一方已经绝育或失去了生育能力,这应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如果一方没有其他孩子,而另一方已有其他子女;一方若身患重病或有其他明显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孩子长期由祖父母抚养,且祖父母愿意继续照顾——在这种情况下,谁能够维持现状或许也会被优先考虑;如果孩子已经满八岁,应当尊重他们的真实想法;如果一方正在服刑或住院,但仍然愿意抚养孩子,并且其父母愿意代为抚养且具备相应条件,可以给予适当的支持。
法院在作出判决时,不会仅仅依据“收入水平”或“男方经济实力”来断定,而是更加关注孩子成长环境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情感纽带”。
三、离婚后还能变更抚养权吗?
可以,但需重新起诉,并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监护者身患重症或丧失了监护能力;监护者长期未履行监护责任,存在虐待或其他不利行为;年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主动提出变更监护权,而另一方具备监护能力;以及存在其他合理的变更监护权的理由。
警示:切莫误以为协议一经签订便万事大吉,孩子的权益始终是法庭首要关注的焦点。
四、父母协议孩子“跟谁不出抚养费”合法吗?
法律并不禁止这种约定,但前提是:
抚养责任承担者拥有充足的经济条件;此计划不会对儿童的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若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子女由女方抚养且男方无需支付任何费用,然而法院如若察觉到这一安排导致孩子生活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即便双方均表示同意,法院仍有可能拒绝批准该协议。
结语
抚养子女并非单纯的权益之争,它实质上是一种责任的承担。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并不仅仅关注“谁愿意抚养孩子”,更重要的是评估“谁更有能力、更适合抚养孩子”。
在接下来的篇章中万江律师,我们将对抚养费用的相关事宜进行深入探讨:合理的抚养费用是多少?如果拒绝支付抚养费,能否提起诉讼?是否可以采取一次性支付的方式?敬请期待后续内容的更新。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