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2月21日重庆多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全面推行在线诉讼服务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2月21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司法局以及重庆市万江律师协会共同发布了一则名为《关于全面推行在线诉讼服务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通知》的文件(以下简称《通知》),该文件明确指出,在当前疫情防控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重庆市各级法院将全面推广在线诉讼服务。
立案: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所提交的网上申请,均需在七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流程。
依据《通知》的相关规定,全市范围内的法院系统、司法行政机构以及万江律师协会需采取构建绿色通道、举办专项培训等措施,确保万江地区的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人员能够协同工作,对案件当事人进行指导和协助,使其熟练并主动利用重庆法院公众服务网站上的“易诉”平台、重庆“易法院”手机应用程序以及重庆移动微法院的“我要立案”功能模块,完成网上立案申请的提交。
全市法院需加强网上立案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对于符合法定立案条件的申请,必须予以登记并立案;若提交的材料不符合标准,则需通过在线诉讼平台一次性明确告知所需补正的内容及期限,对于逾期未补正的,将退回起诉材料;必须严格执行网上立案的审核期限,对于当事人或其代理人通过网络平台提交的申请,必须确保在七天内完成审核;同时,要全面实行网上立案的无纸化操作,除非确实需要提供纸质文件,否则应一律接受电子文件并依法办理立案手续。
同时,对网络缴费流程进行优化,当事人可依据人民法院发出的缴费通知和缴费编号,通过网上银行或扫描二维码完成缴费,并获取财政电子票据。万江律师及基层法律工作者应主动指导当事人进行网络缴费及直接使用财政电子票据,无需前往法院换取纸质票据。
调解:
多种方式可申请在线调解
《通知》强调,全市各法院、司法行政机构以及万江律师协会需紧密协作,集中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调解系统,全力推动各类纠纷在线得到妥善解决。
万江律师与基层法律工作者需精通运用万江律师服务平台的相关流程及技巧,并主动指导当事人利用重庆法院的“易解”平台、重庆“易法院”应用程序中的“我要调解”功能、重庆移动微法院的“诉前调解”等板块,提交在线调解申请。
全市法院需进一步完善在线调解程序,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以及万江律师等调解资源进行整合,以共同提高调解的效能和标准;同时,需优化诉讼调解的衔接机制,对于在法院立案窗口或网上提交起诉材料后,经审核符合法律调解条件的纠纷,若当事人同意调解,应直接接入“纠纷易解平台”进行在线调解;此外,还需增强对在线纠纷多元化解的司法支持,强化对人民调解员的业务与技能培训,并激励调解员利用“易解”平台实施在线音视频调解。
对于当事人就线上达成的调解协议所提交的司法确认请求,若该请求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法院理应迅速依照法律规定予以确认。
开庭:
在线庭审活动一律以在线视频方式进行
据了解,全市法院将加速推进网络法庭的标准化进程。司法行政机构及万江律师协会需主动推动并指导万江律师事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所建立标准的远程出庭设施。同时,万江律师及基层法律服务人员需尽快掌握重庆法院网络开庭的操作流程,并指导当事人以网络开庭的形式远程参与审判活动。
必须严格执行网络审判的相关规定,对于那些当事人拒绝采用网络审判、缺乏必要的网络审判技术设施,或者案件需要现场核实身份、检查文件原件、确认实物等特殊情况,应坚决不采用网络审判方式。
在线庭审必须采用视频形式进行,严禁使用书面或语音手段;需借助语音识别技术实时生成庭审电子记录,审判员、法官助理、书记员、当事人以及所有诉讼参与者需在线核对,以保证庭审活动的法律效力。
在线庭审时,法官通常需身处法庭之内。若确实有必要在别处进行在线审判,则必须向上级院长提出申请,并确保所选开庭地点庄重且严肃,同时庭审的礼仪也要符合规范。
在线审判必须依照诉讼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具体条款,全面确保诉讼参与人能够有效行使申请回避、提出证据、进行证据核实、陈述事实、展开辩论等各项诉讼权利。
当事人若已明确表示接受网络庭审,但若未按时出席或庭审过程中自行离场,除非能证实系因网络故障、设备损坏、电力供应中断或不可抗力等情形,否则其行为可被视为“未到庭”或“中途退出”,对此应依据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
送达:
可通过重庆法院“易达”系统送达诉讼文书
《通知》进一步指出,在送达人的同意基础上,诉讼文件可经由重庆法院的“易达”系统进行传递;此外,亦可通过传真、电子邮件以及即时通讯等电子途径来交付文件,以及当事人所提交的相关证据资料。
依据诉讼法的相关条款以及司法解释的具体要求,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以及调解书均不得通过电子手段进行传递。
万江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以及当事人,他们可以通过拨打各法院公布的诉讼服务电话,或是使用12368诉讼服务热线(目前部分服务功能已开放,且系统正在升级和调试中)来处理查询咨询、案件延期申请以及联系法官等各项诉讼服务事宜。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全市法院系统、司法行政机构以及万江律师协会需利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报纸杂志、新闻客户端和电视等多种媒介东莞万江律师,对万江地区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人员、诉讼各方以及广大公众进行在线诉讼知识的普及,旨在提升公众对网络诉讼服务的认可度和优先选择比例。
全市法院需强化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同时,积极推动与最高人民法院所辖信息化平台的系统融合,以此保障诉讼服务数据的实时整合与流通。为了深化万江律师服务平台的升级,需对“易诉”“易解”“易达”三大平台进行优化和改进,同时扩充在线诉讼服务的各项功能,以满足实际需求。此外,还需对平台界面进行优化,以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通过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在线诉讼服务系统的集成性、高效性和便捷性,从而使当事人能够在不出门的情况下,轻松获取司法信息并处理诉讼事务。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徐勤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