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诉讼指南>>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民间借贷纠纷常见且占比高,我院指引起诉状填写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5-07-06 00:08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民间借贷争议案件在民事案件中颇为常见,此类案件在我院民事诉讼中所占比例竟达17%。尽管民间借贷的法律关系相对简单,事实也较为明确,但在要素式文本的填写以及案件审理过程中,我们仍需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前期文本的规范和清晰填写,对后续审理工作能够带来诸多便利。为协助当事人更有效地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减轻诉讼负担、提高审判效率,我院对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起诉状的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指导。

一、民事起诉状(民间借贷纠纷)如何填写

民间借贷起诉状的标准模板由四个主要部分构成,分别是:涉及当事人相关信息的部分、提出具体诉讼要求的部分、关于管辖权约定的部分、涉及诉讼保全措施的部分,以及阐述事实和理由的部分。

第一部分:当事人信息

请根据表格中列出的原、被告及代理人相关信息,确保在表格中准确无误地勾选并填写。在民间借贷案件中,原告通常是提供资金的一方,而被告则是借款人(同时包括该债务的担保人)。

原告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挑选一至两名代表其参与诉讼的代理人。在填写代理人相关信息时,务必详尽地记录其全名、任职单位、职位以及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明确代理权限是必须的,若系一般授权,代理人仅能执行常规诉讼活动,诸如参与法庭审理、陈述事实等;若是特别授权,则需详尽列举授权内容,清晰明确,例如:代表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调解和和解、提起上诉等行为。

在填写送达地址及联系方式的过程中,原告务必确保所提供的信息真实且有效。一旦所填信息存在不准确或无效的情况,当事人将无法及时了解诉讼进展,进而可能错过开庭等重要时间节点,从而对其自身权益造成不利影响。建议原告选取电子送达途径,通过常用的手机号码接收短信通知,亦或提供常用的电子邮箱以接收电子版法律文件,从而确保能够迅速且精确地获取相关法律文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填写被告信息时,手机号码、住址、身份证号码需确保准确无误,尤其是住址信息,最好详尽到门牌号码,以便在后续审理过程中能够准确无误地送达诉讼文件东莞万江律师,从而缩短诉讼周期,减轻双方诉累。此举旨在保障诉讼权利。

第二部分:诉讼请求和依据

在诉讼请求及证据依据的阐述部分,通常涉及原告所提出的权益主张及其对应的证明材料。在民间借贷的争议案件中,原告提出的诉讼要求涵盖了归还借款本金、支付利息以及要求被告承担诉讼费用等多个方面。在填写相关内容时,必须详细注明每一项的具体金额以及计算方法。例如,在主张利息时,需明确利息的计算时间段、计算方法、利率以及累计欠付的利息总额。同时,还需选择是否要求将利息支付至实际偿还完毕之日。参照示范文本,第七项中的标的总额即代表所有诉讼请求金额的总和。

第三部分:约定管辖和诉讼保全

在填写约定管辖时,应严格依照合同中的规定进行,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如此可避免在审判过程中,由于管辖权问题导致案件被移交,进而引发额外的诉讼负担。在填写保全信息时,若已进行诉前保全,需依据保全裁定书详尽填写相关保全信息;若尚未启动保全程序,但计划进行,则可选择勾选。

第四部分:事实及理由

该部分内容规划得相当细致,相关人员需依据实际情况逐条进行填写。信息填写得越具体,证据就越充足,也就越有利于案件事实的确认。在填写过程中,务必对借款的相关信息进行详尽的记录,涵盖借款的具体时间、数额、利率,以及实际支付的资金、应还的本息、剩余的欠款。此外,还需说明是否存在担保、抵押或保证等情形。同时,应列出所有能够证明民间借贷关系的证据材料,如借款合同、借条、欠条、银行转账证明、微信转账记录、支付宝转账凭证、截图、相关记录以及微信聊天记录等。

二、您需要携带以下材料前来立案

当事人需提交身份认证文件,包括原被告的证明资料以及身份证件的复印件。若涉及法人,必须提交该法人的工商注册信息。如有诉讼代理人的委托,还需提供代理人的相关证明材料。

证明借款真实性的相关文件:这些文件涵盖了借款的书面证明(如借据、欠款单、微信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资金转移的证明(包括银行转账记录、微信及支付宝转账证明)、以及催款的相关记录(如微信、电话、短信等)。

若债务存在担保情形,则必须提交担保协议、抵押协议等相关联的证据材料。

三、温馨提示

1、填写之前仔细阅读填表说明和示范样本。

2、填表之后请签名、填写日期、加盖公章或者按手印。

如有其他未详尽的内容或证据材料,可在示范本之后额外添加附加页。

我院立案庭窗口已摆放了多份“要素式诉讼文本”纸质资料供取阅;同时,您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我院官方公众号“乌拉特前旗人民法院”进行登录下载该文本,或者直接前往立案庭手机端进行下载使用。(立案庭/郝佳)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