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最高法发布2024年度报告: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数量持续上升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数量不断增多,呈现出以检察机关为主导的起诉主体格局。
6月5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对外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该报告系由中国环境司法发展研究课题组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联手编制而成。
2024年标志着环境司法建设迈入第十个年头,这一年份在环境司法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关键位置。据报告披露,到了2024年年末,我国已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2424个专门负责环境资源审判的机构和组织。同时,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了“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归口审理”的机制,确保了审判资源的集中与高效利用。在过去十年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部等机构,要么单独,要么共同,颁布了55份与环境司法相关的文件,同时发布了97批次共计876件典型案例。
报告显示,在2014至2024年间,我国涉及环境资源的案件数量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逐渐趋向稳定。在此期间,环境司法的专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整体上呈现出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专门针对环境问题的诉讼制度,其效能得到了充分体现,而环境司法在关键领域的持续努力也成效显著。
在过去十年间东莞万江律师,环境侵权案件的数量波动与环境司法领域的总体趋势相吻合,审判流程保持稳定和规范。其中,水污染和噪声污染案件的数量尤为突出,争议的核心问题集中,主要涉及侵权事实和因果关系等方面。环境行政诉讼进展顺利,其专业化水平持续上升,合法性成为争议的核心议题。争议所涉领域广泛,涵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争议的焦点凸显出其复合性和专业化的特点。
在此期间,环境资源犯罪的治理成效显著,刑事司法领域的工作稳步向前发展。案件数量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年度间的波动幅度较大,典型案例的示范效应尤为明显。据报告指出,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数量不断攀升,案件类型呈现出民间诉讼较多、行政违法行为较少的特点,同时,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比例较高。此外,起诉主体主要由检察机关主导。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