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诉讼指南>>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最高法介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进展及成效,多项指标趋优

时间:2025-07-04 00:21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今日(21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旨在向公众通报我国人民法院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果,同时发布了《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4年)》报告。

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各级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接近五十三万件,其中一审案件数量为四十七万九千九百件。审结的案件超过五十四万件,一审案件审结数为四十九万四千一百件。结案数量和审限内结案比率均保持稳定增长,案件比、上诉率、二审改判与发回重审比率、申诉申请再审率等关键指标均呈现向好趋势,审判质量和效率持续提高。

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

在“无创产检诊断”专利授权的案例中,法院对创造性判断过程中技术启示的认定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细化,依照法律规定维护了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成果,并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紧密结合。2024年,我国全国法院在处理460起知识产权民事侵权案件时,采用了惩罚性赔偿措施,这一比例较上年增长了44.2%,从而对侵权行为产生了强烈的震慑效果。此举不仅有效保障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还极大地激发了创新和创造的活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在审理“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案件时,依法实施了惩罚性赔偿,并作出了高达6.4亿余元的赔偿判决。

在着重强调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务必有效预防和严厉惩处诸如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滥用诉权等妨碍创新的行为。依照法律规定实施滥用诉讼反索赔制度,鼓励胜诉的被告向滥用诉讼的原告追讨合理的费用。比如,在“潜水艇地漏”商标及专利案件系列中,针对原告故意“一事两诉”、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滥用权利的行为,法院判决其赔偿被告合理的费用,以此引导当事人诚信地行使诉讼权利。

在完善协同配合机制,促进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方面,

最高法在强化对反垄断民事和行政审判的力度,以及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上,着重加强了对关键领域反垄断司法的监管。此举旨在加大民生、互联网平台、医药、通信等关键领域的反垄断司法力度,以营造一个既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又鼓励创新的环境。具体到民生领域,所涉案件涵盖了教育、医药、食品、供水供气、出行服务以及建材供应等多个行业。在“米线生产商”横向垄断协议案中,经调查发现,润某公司等八家米线生产商共同制定并执行了统一价格和联合排斥其他厂商的策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一行为被认定为横向垄断。法院判决,该垄断行为的实施者需赔偿因被排挤而受损的易某公司人民币110万元。

近段时间,我国各级人民法院所接收的垄断案件数量持续上升。在2013年至2024年间,全国法院总共接收了1145起垄断民事一审案件,并已审结1071起。从2019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东莞万江律师,最高人民法院的知识产权法庭共接收了282起垄断民事和行政二审案件,其中已审结243起,特别在2024年,法庭审结的案件数量达到了97起。2024年,我国全国法院共判定31起垄断案件成立,这一数字较上年增长了2.1倍。在这些案件中,基层法院一审判定的垄断案件有14起,与去年持平;而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在二审中认定的垄断案件达到17起,同比增长了4.6倍。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强调,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将不断强化反垄断领域的司法实践,精准执行反垄断法规及最新颁布的民事诉讼司法解释。特别针对互联网平台、科技创新、信息安全等领域给予高度关注,并且持续对民生、行业协会、知识产权、自然垄断行业以及行政权力滥用等涉及反垄断的问题保持密切跟踪。此举旨在坚决捍卫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为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贡献力量。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