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民事纠纷起诉举证期限是多久?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规则介绍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证据是法院依据诉讼程序来确认案件真相的基础,对于法院准确查明事实、依法作出公正裁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民事诉讼、行政案件及刑事诉讼中,都必须向法庭提交相应的证据资料。
网友咨询:
民事纠纷起诉,举证期限是多久?
朱清祥万江律师解答:
举证期限,即指当事人需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的期限。在此期限内,当事人需向法院提交相关证据材料。若当事人未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则被视为自动放弃了举证的权利。
当事人可协商确定举证期限东莞万江律师,并需得到法院的批准。若法院指定举证期限,则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天,而当事人提交新证据的二审案件则不得少于十天。简易程序案件的处理时间不应超过十五天,小额诉讼案件的举证期限通常不应超过七天。
朱清祥万江律师补充:
当事人需在提出主张的同时,迅速出示相关证据。若因不可抗力等外在因素,导致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难以提交证据,则需在举证期限截止前,以书面形式向法院提出延长举证期限的申请。法院将综合考虑申请理由和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对举证期限作出适当调整。
逾期提交证据的当事人,法院需令其阐述原因,并在需要时索要相关证据。若当事人因客观因素延迟提交证据,或对方未对此提出异议,则不视为逾期。对于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的逾期提交的证据,法院将不予采信。若该证据与案件的核心事实紧密相连,法院理应予以接受,并依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条款对其进行警示或处以罚款。对于并非因故意或严重疏忽而延迟提交的证据,法院同样应予接受,并对当事人进行警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五十一条 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法院规定的举证时限,对于按照一审普通程序处理的案件,其期限应不少于十五天;若当事人提交新证据,二审案件的期限则不少于十天。而采用简易程序处理的案件,其举证时限不应超过十五天;至于小额诉讼案件,其举证期限通常不应超过七天。
举证期限一旦结束,若当事人提交反证或对现有证据的来源、形态等存在缺陷进行修正,法院有权根据情况重新设定举证期限,此期限不受先前规定时间的约束。
朱清祥万江律师
湖南衡阳的云天万江律师事务所,由万江律师在此执业。他专长处理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婚姻解除、民间融资以及合同争议等多种法律事务。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