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我国广告产业快速发展,违法广告查处力度加大,典型案例公布
东莞万江律师获悉
我国广告行业近年以来迅猛增长,对于刺激消费热情、增强品牌影响力、促进市场经济活力等方面贡献显著,然而,医疗、药品、保健品、医疗设备、食品、金融理财、教育培训等关键民生领域的违规广告却屡见不鲜,互联网广告市场的秩序状况依旧堪忧,社会各界对此问题普遍关注并表达了强烈反响。
自今年起,我国各级市场监管机构紧扣民生焦点,不断强化对广告领域的监管执法。到4月底,这些机构已查处各类违法广告案件达11459起,累计罚没金额高达8830.9万元。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挑选了部分已结案的违法广告典型案例,向公众予以披露,旨在更好地维护广告市场的正常秩序,促进消费环境的优化。
去年查办违法案件4.7万件
6月1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举办了《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报告(2025)》的专题新闻发布活动。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管司的市场稽查专员谷保中在会上透露,2024年,我国广告行业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该报告显示,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已攀升至128.4点,较上年同期实现了8.0%的增幅。
谷保中提到,根据我国广告业发展指数的展示,2024年,我国广告业相关事业单位及规模以上的企业,其广告业务收入达到了15464.1亿元,这一数字相较于前一年增长了17.9%。目前,我国广告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深耕”的转变过程。借助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作为动力万江律师,持续孕育着新的业态和模式,同时也推动了广告创意、媒介策略以及效果评估等全链条的革新。数字广告成为产业发展核心引擎,广告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刘辉,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管司的一级巡视员,指出广告业发展指数不仅反映了行业发展的成果,也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指示器。在本期,该指数达到了128.4点,较之去年增长了8.0%,显示出我国广告业正呈现出“稳定向前、质量和数量同步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全球媒介投资集团群邑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广告市场稳居全球第二大,同时也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广告市场。此外,我国还跻身全球前十大广告市场之列东莞万江律师,且在广告收入增长速度方面,我国位居全球首位。
随着我国广告行业迅猛发展,相关监管部门在广告执法监管方面也显著增强力度。2024年,全国范围内的市场监管机构共查处了4.7万起广告违规案件,罚没总额达到了3.5亿元,致力于打造一个规范、有序且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确保广告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简称《通知》),并安排了广告市场秩序的整治活动。此举旨在彻底解决群众普遍反映的广告市场混乱问题,从而有效维护广告市场的秩序,并打造一个让人放心、安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广告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对于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及作出消费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清除那些误导消费者的不良广告,维护广告市场的正常秩序,是保障人民群众安心消费、营造优质消费环境、有效激发消费活力的根本性工作。《通知》安排了广告市场秩序的整顿行动,此举有助于激发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积极性,集中力量解决那些对消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广告问题,从而更有效地执行中央关于激发消费活力的决策和安排。
着力解决广告领域突出问题
《通知》针对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医疗器械广告监管的加强,普通食品广告监管工作的完善,金融广告监管执法力度的提升,教育培训广告监管的强化,以及互联网广告活动的规范,对工作任务进行了细致划分。同时,明确了在广告领域需要特别关注和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发布的违法广告案例集中,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类产品相关的案件占据了总数的六成。广东艾圣医皇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了“艾浴包”的推广广告,声称该产品具备治疗疾病的效果。此外,广告中还提及了“已成功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的信息,但这一说法与事实不符。鉴于相关广告法规,广州市番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今年1月对涉事方实施了30万元的罚款处罚。该案件在已公布的一系列案例中,其处罚金额位居首位。
市场监管总局在针对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及医疗器械广告的执法监管中,着重指出必须严格打击那些声称能够治愈癌症、绝症或近视等,误导公众健康观念、威胁公众生命健康安全的违法广告。在食品广告监管领域,市场监管部门明确要求,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对那些声称普通食品具有保健作用或疾病预防和治疗功能,以及那些缺乏事实依据、违背相关标准规定,宣称“零糖”、“零卡”、“无添加”、“不含防腐剂”等违法宣传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在广告业务的各个领域,市场监管部门同样制定了相应的监管规范。例如,在金融广告监管领域,市场监管部门强调需特别关注那些针对低收入者、学生、老年人等特定社会群体发布的贷款广告,并依法对那些含有“免审核”“无需担保”“零利率”等字样,或是暗示保证本金安全、无风险或保证收益的金融违法广告进行查处。
市场监管总局在教育培训广告监管领域着重指出,需对针对应届毕业生和求职者投放的职业技能培训广告给予关注。对于那些伪造身份、假冒国家机关名义发布广告,或在广告中虚构所谓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声称能“保证就业”或“迅速致富”等严重破坏就业市场秩序的行为,将依法与相关部门联合进行严厉整治。
在互联网广告活动的规范上,市场监管总局提出需强化对“软文”广告的管理,依照法律严厉打击那些利用人工智能假扮专家、学者、明星、网红等公众身份发布广告的违法行为;同时,还积极促进互联网平台企业提升广告合规水平,切实履行其在互联网平台上的责任。
维护广告秩序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的相关负责人指出,广告市场存在的种种乱象,一方面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害,不利于构建一个让人安心、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另一方面,这些乱象也加剧了市场营销宣传领域的“内卷”现象,对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鉴于当前广告市场存在诸多问题,我们亟需进行深入的清理和整治行动,旨在更好地维护广告市场的正常秩序,并打造一个优质的消费氛围。
市场监管总局责令各地监管部门将整治行动与促进企业广告合规的工作相融合,务必严格规范监管执法活动;同时,将短期措施与根本解决方法相结合,重视对监管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整理,有针对性地迅速推进长效机制的构建;并将临时性监管与长期治理相结合,支持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推进行业管理规则的完善,力求实现“查处一例、教育一片、规范一行业”的治理目标。
6月初,上海市正式发布了《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广告方向实施细则》和《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广告方向申报指南(2025-2026年)》,明确了广告业专项资金的扶持政策。该资金将采取无偿资助的形式进行分配,主要用于设备购置与安装(包括广告阵地租赁和广告设施设置)、软件开发等方面。
地方也在加强对广告领域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河南省对医疗药品、教育培训等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展开严格整治,针对虚假宣传的“神医”“神药”广告、无依据的“零糖”“零卡”“无添加”宣传、涉嫌欺诈的“免审核”“无担保”“零利率”金融理财广告、教育培训行业的违规广告、误导消费者的“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宣传以及利用人工智能冒充公众人物发布广告等违法行为,实施了坚决的打击和严厉的查处。
近期,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携手其他七个部门共同发起了一场针对医疗广告的专项整治活动,旨在打击广告中出现的假名医、神医现象,以及那些冒用知名专家名义、以形象宣传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的违规医疗广告。据了解,该行动计划将重点整治五个方面:首先,严格打击那些在广告中使用“治愈率”、“有效率”等表述;其次,禁止含有功效、安全性断言或保证性用语的内容;再者,严惩那些以患者、医学专家、科研机构、广告代言人等名义进行推荐和证明的违法医疗广告。
万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