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指南

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有何规定

时间:2024-01-22  【转载】

 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规定是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开始计算的时间是从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事诉讼案件立案后,开庭时间并没有明确规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院的安排来决定。开庭时间跟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密切关系,一般是立案后5日内移送至审判部门,之后就要看何时送达和适用程序了: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2.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30天之后安排开庭;


  3.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则需要公告,一般是在报纸刊登后第90天安排开庭。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