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大学生当家教被扣工资还倒贴668元 维权被告知难立案
文/金羊网记者 秦小辉 实习生 卢佩君
图/金羊网记者 王俊伟
近日,一篇题为《你还见过比它更坑的家教吗》的微信文章将一家东莞大学生家教服务中介机构踢爆。大学生兼职家教被克扣押金工资,被限制人身自由……一个个辛酸而又无奈的故事背后暴露出大学生兼职家教市场在准入门槛、监管以及大学生权益维护上的诸多问题。目前该机构负责人表示将在退还所有兼职大学生的押金工资后关门停业。涉事的东莞理工学院已启动了校内响应机制,学工部会同保卫处、宣传部了解受骗学生的相关情况,及时报警,指导学生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兼职后被扣工资还被威胁
维权被告知非合同难立案
近日,《你还见过比它更坑的家教吗》微信文章在东莞大学生微信圈刷屏。文章直指一家名为“学涯教育”的兼职家教中介,称该中介存在“工资低”“陷阱合同”“克扣押金”等行为,并称其是一家“黑心家教机构”。
8月17日,记者联系到发文者小婉(化名),小婉是广东医科大学的大二学生。2017年7月,经人介绍,她与一家名为“学涯教育”的中介签订了一年的上门家教服务合同,辅导了18天,工资(含车补、押金)共800多元。可是,直到2018年7月合同期满后,小婉的100元押金还没有退。小婉多次索要,得到答复是:学生流失(学生没有续签)了不能退。
“没续签是因为家长不想补课,为什么要扣我押金工资?”于是,小婉将自己的不满发到了家教微信群。“不久,就收到中介的威胁,说我犯了诽谤罪。”然而,小婉并未选择沉默,而是将自己的遭遇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出来。此文一出,迅速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纷纷留言,诉说遭遇,表达不满。同学们还自发建立维权群,截至20日,已有80多名同学加入。据悉,与该中介签订合同的大学生主要来自东莞理工学院和广东医科大学。
17日下午,遭受不公对待的大学生代表先后来到松山湖公安分局、人民法院和市民中心反映诉求进行维权。公安分局工作人员表示,工资押金已退回,不构成立案的条件,若真要追究,可到人民法院进行咨询。而法院的工作人员则表示判定合同是否合法需要向律师咨询了解。“大学生手中的‘合同’是一般合约,不是合同,难以立案处理。”市民中心的窗口人员表示,该合同是在双方达成共识的情况下签署的,而且大学生们押金工资都已退还,不存在拖欠或克扣工资行为,不能构成诉讼理由。而对于人身自由被限制,工作人员表示将为同学们提供帮助,解除双方的合同关系。
无固定办公场所找不到人
回应称扣押金是“约束”手段
“该中介机构就是一间实验室,兼职家教面试也是走个过场。”17日,在大学生们带领下,记者来到该中介临时面试、签约的地方东莞理工松山湖校区某实验室,门上挂有门牌,但没有任何与家教相关的招牌和联系方式。后经过多方打听,该中介机构在今年7月就已搬到松山湖华南设计创新院。记者在创新院二楼找到一家教育机构,但大门紧闭,空无一人。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室内堆放有教辅用书。一位前来咨询的大学生证实,这里此前曾挂有“学涯教育”的招牌。记者拨打“学涯教育”多个电话,均无人接听。
记者辗转联系到东莞市学涯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学涯教育)相关负责人陈小姐。“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合同)押金那一条不对,现在已经在处理了,目前已经退了一大批押金工资。”陈小姐坦言,剩下部分同学的押金,也已经专门联系退还。之所以制定扣押金、扣工资的条款,陈小姐表示其希望长期经营,这只是一种“约束”手段。陈小姐并未正面回答其是否注册成立家教介绍公司,只是说“像是劳务派遣,就是中介而已”。根据工商注册信息显示,学涯教育的经营范围未有“家教咨询”。而在回答办公地点及公司人数的提问时,陈小姐均表示让记者联系东莞理工学院老师回答。陈小姐最后表示,在退还大学生全部押金后,机构将关门停业。
东莞理工
非校内机构已启动响应机制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19日向本报通报称,东莞市学涯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并非校内机构,也非附属经济机构。学生受雇于该公司参与日常业务,属个人行为。该公司系本校2015届毕业生陈某所创设的,并任企业法人代表,因此之故,该机构与本校在校生联动较多,受损学生也多为本校在校学生。
对于部分学生在该公司所遭遇的不公对待,东莞理工学院高度重视,已启动了校内响应机制,学工部会同保卫处、宣传部了解受骗学生的相关情况,及时报警,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证据,指导学生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东莞理工学院表示,接下来,学校职能部门将根据《东莞理工学院校外实习管理规定》严格要求,进一步落实各二级学院学工办加强学生社会兼职、实习的安全教育。严格审批社会兼职、实习的审核批准工作流程,各二级学院进一步加强与实习指导老师的沟通交流,实时掌握学生在兼职、实习期间的动态。
大学生求职要学会保护自己
大学生兼职被骗事件时有发生
以案说教
大学生兼职家教是与非
记者了解到,大学生寒暑假兼职家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形成了庞大的大学生兼职劳务市场。走访中,受到不公对待的大学生们本以为自己勤恳老实、遵规守“约”就能够得到合理合法的劳动回报。然而,换来的却是自己的劳动权益被侵害,人身自由被限制。